-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什么是抹茶?
(1)抹茶是指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
其加工工艺类似于蒸青绿茶。
(2)在隋唐时期已有抹茶的生产,唐朝陆羽的《茶经》曾记载了抹茶的做法:将春天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3)宋朝时抹茶因点茶而风行,那时已经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道(点茶)。到了明朝,因罢造龙团改为散茶,点茶也逐渐消失。在南宋末年,抹茶由日本高僧南浦昭明从浙江余杭径山寺连同茶具等一同带回日本,使得抹茶在日本发扬光大。
抹茶的品质
(1)日本茶业中央会对抹茶是这样定义的: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未经揉捻而直接干燥制成的茶叶,经石磨碾磨后制成的极细粉末。
“覆盖栽培”、碾茶和石磨碾磨,可以赋予并保留原料其鲜叶中独特的翠绿色。滋味上,抹茶粉并没有绿茶粉的苦涩,还带有不同于普通绿茶的天然甜味和海苔香,粉质也更细腻。
(2)抹茶还具有高含量的氨基酸和叶绿素等特殊的营养保健因子,且苦涩味低、口感鲜醇,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
如何鉴别抹茶的等级?
(1)茶汤的颜色,一般来说高等级的抹茶,叶绿素保存得比较好,所以颜色越绿等级越高。
(2)手感。用手捏茶粉,一般来说越软抹茶的目数越高(颗粒小)。
(3)香气滋味。泡好的茶汤进行闻香,香气带有些许海苔味,汤色清澈者为佳。滋味上,等级高的抹茶涩味淡,口感鲜爽。(文章来源:茶悦日历;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