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001夜》第90天:临沧茶区主题周!临沧茶区的古树茶群落

  •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普洱茶1001夜》第90天:临沧茶区主题周!临沧茶区的古树茶群落

 图为《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本图由作者提供)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陈远,来自云南石屏,毕业于云南农大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浙江沿海一带工作,从事六大茶类销售培训工作。十年不忘喜欢普洱茶的初心,最终又回到普洱茶的世界来专注普洱茶学习。普洱茶博大精深,《普洱茶1001夜》不断完善资料分享给大家,做到通俗易懂,衷心希望能为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带来一点福音。 

《普洱茶1001夜》第90天:临沧茶区主题周!临沧茶区的古树茶群落

一、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

临沧茶区位于云南西南部,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与普洱市景东、镇沅、景谷、澜沧县接壤,辖临沧、凤庆、云县、双江、镇康、耿马、沧源、永德七县一区,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是北回归线两侧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

茶区年平均气温17.5°C,年降雨量1400mm,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适宜茶树生长。

高山云雾出好茶,澜沧江、怒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无公害茶,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

临沧茶区是云南普洱茶料的的最大产地,是闻名中外的“滇红之乡”,下关沱茶原料的供应地,茶园分布在海拔1500-2000m之间,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出口的滇红茶8千多吨,生产普洱茶成品1万多吨、普洱毛茶1.4万吨。

二、沧源佤乡秘境茶源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临沧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2445.2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9.2%,坝区仅占0.8%,县城勐董镇海拔为1270米,距临沧市222公里。

沧源在古代称卡佤山或阿佤山。沧源县城所在地勐董镇距中缅边境仅6公里。全县人口有15.7万,其中佤族占14万左右。

沧源县有大量古茶树群落,位于糯良乡、单甲乡海拔2000多米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野生茶树群分布面积达3万多亩,树龄大多都上千年以上。最大的一株茶树位于海拔2380米处,树高45m,树幅4m,树围直径63Cm。

三、双江古茶树群

双江位于临沧南部,全县茶园面积6.8万亩。

一是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万亩,8万多株原生茶树,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了,是迄今世界上面积最大、树龄最长、海拔最高的大理茶种群落原生古茶树林。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其特色: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二是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位于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古茶园,已有500年的历史。冰岛茶的种植范围主要是在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方。在勐库镇的最北部,离勐库镇33公里,与临沧南美乡接壤,冰岛寨在半山上,四季如春,葱葱绿绿,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属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其特色:冰岛古树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质气强有力,气足韵长。

《普洱茶1001夜》第90天:临沧茶区主题周!临沧茶区的古树茶群落

四、云县古茶树群落

云县位于临沧东部,在东经99°43′—100°33′和北纬23°56′—24°46′之间,南北最大纵距90.4Km,东西最宽横距84.2Km。是北往大理,西进保山,东上昆明,南下孟定、南伞边贸口岸、缅甸的交通要道。

其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漫湾、大朝山和小湾三大电站中心腹地。位于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内大朝山、爱华镇黄竹林箐、幸福镇大宗山、万明山和漫湾镇白莺山、大朝山、大丙山等地,共有37431亩。

其古茶树群落分布特点:一是树龄在150年以上,分布海拔在2000—25000米左右;二是群落分布区域广,茶树种群数量大,密度高,树龄长;三是群落中的野生古茶树具有茶树属于典型的乔木型茶树。

1.大丙山古茶树群

云县大丙山古茶树群落,涵盖了茂兰镇哨街村、温平村、转水河村、丙令村、旧村和漫湾镇白莺山村、黑桃林村、新村、草籽村和酒房村等10个村民委员会。

约1万亩区域内的国有林、集体林和村民承包地上,有1500多亩野生型古茶树、有3310多亩栽培型古茶树,最具代表性的是漫湾镇白莺山栽培型古茶树群落和茂兰镇哨街村民委员会野生型古茶树群落。

白莺山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800米之间,南北纵距6000米,东西横距1.6千米。

白莺山因常年白云缭绕,白莺飞聚而得名。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是云南大叶茶种植生长的最佳环境。白莺山下的漫湾、大朝山电站形成澜沧江百里长湖,形成了旅游观光景色。白莺山古茶园方圆20平方公里,树木稀疏分布,树龄最老的有2400年,百年以上的便逾万株。白莺山古茶园是目前茶树品种最多的古茶园,是世界上独有的古茶之园。

茂兰镇哨街野生古茶树群落约500亩,位于茂兰镇哨街村民委员会石旮旯村民小组,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镇26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30℃,年降水量1752.0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茶叶、玉米、中草药等农作物。其中野生古茶树168株。

2.幸福镇大宗山

幸福镇大宗山野生古茶树群分布于幸福镇篾笆山、哨山、控抗、帮洪、帮信、安腊大箐等附近的国有原始森林中,与凤庆县大万民山毗邻,同属大宗山山脉。

茶树群落海拔2110m-2403m,北纬24°14′,东经99°52′之间,株高在40m-45m主干基围1.55m-2.25m,树龄约1000年,分布面积近21100亩,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

位于在大宗山的大岔河有一株树高50m,基部周长2m,基部直径0.637m的野生古茶,由于地处河谷山崖,所处地形复杂,极为隐蔽,难发现。

3.爱华镇黄竹林箐

爱华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位于爱华镇安河村、河中村,在安河村黄竹林2100m-2300m海拔的原始森林中,有近10000株古茶树,最大一株根部基围2.23m,基部直径0.73m,株高16m的古茶树。在河中村平掌山、豹子洞箐发现有野生古茶树15000多株,最大的一株根部基围2.53m,基部直径0.81m,高12m的古茶树。

4.涌宝镇古茶树群落

涌宝镇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涌宝镇棠梨树、忙亥、木瓜河、石龙、浪坝山和茶山等村民委员会和亮山林场,品种属大理茶系,人称勐稿茶、大树茶或宝洪茶,面积3600多亩。

棠梨树野生古茶树群落,位于棠梨树村委会,分布于北纬24°18'东经100°19',海拔2170-2205米之间,面积1600多亩,群落株高5.3米-10.5米,主干基围0.21-0.58米,冠幅2×2-6×6米。该群落中,最大的野生古茶树有52株,分布于棠梨树村委会门口及周边,树龄均在1000年以上。

忙亥野生古茶树群落,位于忙亥村委会,在张家、干沟边、赶马和罗家箐等村民小组6000多亩范围内,海拔1800-2100米之间,面积500多亩,分布数万株野生茶。最具代表性的一株野生古茶树,位于赶马村民小组,树株高9.78米,根部基围2.05米,树龄均在200年以上。

木瓜河黄家坡野生古茶树群落,位于木瓜河村委会黄家坡村民小组,在北纬24°18'东经100°16'、海拔2134米之间,群落面积500多亩,树龄均在100年以上。

5.茶房乡古茶树群落

茶房乡马街栽培型古茶树群落,位于马街村民委员会周家村民小组,分布于海拔1941米至1980米之间,面积500多亩,品种属五滇缅茶系,俗称白毛尖茶。该群落中最大的古茶树有10株,平均株高8米,根部基围1.2米,树龄均在180年以上。

6.大朝山古茶树群落

大朝山古茶树群落分布在大朝山镇菖蒲塘、昔元、邦旭和背阴寨等村民委员会,面积约500亩。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菖蒲塘村委会糯伍村民小组村边的栽培型古茶树群落,面积5亩左右。在该群落中,古茶树龄在200年以上。树株高在10米以上。

《普洱茶1001夜》第90天:临沧茶区主题周!临沧茶区的古树茶群落

四、凤庆古茶树群落

凤庆位于东经99°度、北纬25°度,云南西南部,临沧北部,海拔919-3098米,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

澜沧江横穿其间,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苍莽。古茶树资源5.6万亩,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良好的山地逆温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干凉同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的立体山区气候,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孕育了低纬度高海拔茶叶生长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景观。

凤庆的凤山、勐佑、大寺、三岔河、雪山、诗礼等地均留了苍茫无际的原始密林和上千亩的栽培古茶园。

凤庆茶属大叶种,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

1.凤庆香竹箐大茶树

凤庆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小湾镇华峰村,树龄高达3200年,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树龄最长、树干最粗的人工栽培大茶树。

2.鲁史茶马古道古镇

鲁史位于临沧凤庆县东北部,东西长800米,南北长538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是连接山巍山、下关、滇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今天仍可在保存完好的鲁史古镇找到很多曾有过的茶文化繁荣。

五、大雪山古茶树自然群落

永德大雪山古茶树自然群落位于临沧西北部,分布在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北起乌木龙乡蕨坝村银厂街组的水分心,南至大雪山保护区的淘金河、大雪山乡蚂蝗箐村新寨组的亚花厂,东起大雪山乡蚂蝗箐村的大麦地、二茶山,西至亚练乡黄草山组。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分布海拔1900-2600米之间,茶树种为大理茶种,树干基围40厘米以上的库存量达30-45万株,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一棵达25米。

其中忙肺茶山为永德县茶树发源地之一,称为“万茶归宗”的地方。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六、孟库野生古茶树群落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上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在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2004年在群落中发现茎围达4米的野生大茶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老茶树。

其中双江、大雪山、冰岛村是普洱茶的名品。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苦味,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剌激性稍高。由于该茶树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很强等特点,和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

勐库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河一坝。两山中,一座是邦马山,一座是马鞍山,一河为南勐河,一坝指勐库坝。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经流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上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山称为东半山,西边的则称为西半山。

东半山和西半山以冰岛茶山为界,东半山茶香气高昂,显毫,茶气相对弱一些,西半山正相反,香气弱但茶气十足。冰岛村就恰恰位于勐库河畔,所产茶兼具东半山和西半山的特色,可谓集勐库茶区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极品好茶。

两半山共有茶区14个,西半山的茶区分别为:公弄,大户寨,懂过,坝卡,冰岛,丙山,邦改和忙波。西半山与东半山仅一河之隔,相对东半山而言,西半山则披洒着较多的夕阳。东西两半山,皆紧靠着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所能涉足的最北之地。

西半山的茶清香,条索清晰,芽尖肥厚多毫,叶片壮实完整,滋味柔顺,醇厚浓郁,回甘生津迅速,喉部非常舒服,尾韵足,耐泡,二十泡后,仍留有香甜滑柔感,水浸出物丰富。

东半山是勐库茶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勐库良种,世界名茶”,在这里,世代聚居着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主体民族。他们千年以来以茶为生,敬茶为神。

东半山海拔1815米,年平均气温15.58℃,茶树长势高大,树冠开展,叶密且被多绒毛。东半山终年云雾笼罩,枝繁叶茂,日照充足,地气旺盛,是茶树的理想之地。东半山的茶因对着日出,茶叶爽健怡人,苦重而涩轻,茶质醇厚。

1.大/小户寨

户赛是勐库大叶种的优质产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为勐库最高的山寨。富寨是勐库茶区古茶树较为集中的地方,这里大量的野生古茶树、栽培型古茶园仍保持着古老的风貌,茶树树龄均在四、五百年以上,根深叶茂的大茶树,积淀了岁月的精华,山水的灵气,内含物质的丰富更令这里的茶叶滋味上乘。其茶气强足、回甘悠长的茶质特点,使得它足以代表勐库大叶种的优异品质,良好的生态环境,更使富寨的茶保留着良好的原生态。

茶性:苦而不寒、香而气烈、味酽气足,显临沧茶阳刚之美。

特点:茶气强足,干香明显,开汤香气强烈,挂杯时间持久,茶汤滋味丰富饱满,回甘生津,明显持久。

2.懂过茶山

懂过位于勐库茶山的西半山,海拔1750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懂过古树茶叶形略小,属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此茶香高味浓,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量气强则过之。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3.坝糯茶山

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属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七、昔归古茶树群落

昔归古茶山群落位于临沧邦东乡,澜沧江畔昔归芒麓山,离距乡政府16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邦东乡位于临沧城东面,乡政府距临沧64公里。东与普洱市的景东、镇沅、景谷隔江相望,西南与忙畔乡、马台乡毗邻,北与云县大朝山西镇接壤。

茶区得天时地利之美,茶叶品质历来优秀,因地理纬度、海拔、土壤、气候、水源、生态环境、树龄、培植方式、加工工艺等特殊因素,使其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特点: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八、耿马古茶树群落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南部,位于北纬23°21′-24°01′,东经98°48′-99°54′之间,东与双江交界,南与沧源接壤,西与缅甸山水相依,北与永德、镇康、云县毗邻。国土面积3837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内,地貌地势复杂多变,海拔450m-3323.5m。立体气候显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其野生古茶树资源5.7万亩,分布在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山脉中,主要有三个野生古茶树群落:

大兴乡大雪山区域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约24000亩,分布在海拔2000m至2500m之间,分布区属澜沧江水系,该茶属大理茶种。

耿马大青山区域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约30000亩。海拔1200m至2400m,其中最大茶树基围1.64米,高30米,树幅15米,分布区属怒江水系,该茶属大理茶种。

芒洪乡大浪坝区域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约3000亩,分布在海拔2100m至2500m,最大茶树基围2.56米,高约20米,树幅20米,分布区属澜沧江水系,该茶属大理茶种。

九、镇康古茶树群落

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边陲、临沧西部,在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南接耿马县,东邻永德县,西与友好邻邦缅甸果敢县接壤,北与保山地区龙陵县隔江相望。全县国土面积2642平方公里。属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降雨量1625.4mm。

其中古茶树最有名的为镇康县大山古茶园和马鞍山古茶园。

1.大山村隶属于忙丙乡乌木村委会,属于贫困山区

国土面积5.87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7.3℃,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其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2.马鞍山村隶属于忙丙乡马鞍山村委会,属于贫困半山区

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海拔1452米,年平均气17℃,年降水量152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茶叶等农作物,其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特此鸣谢:本图文由《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供稿,版权与本网无关。

【《普洱茶1001夜》更多内容推荐】

《普洱茶1001夜》第82天:普洱生茶主题周!普洱生茶好不好,看这几点

《普洱茶1001夜》第83天:普洱生茶主题周!普洱生茶的保健功效

《普洱茶1001夜》第84天:普洱生茶主题周!普洱生茶的品鉴看颜色

《普洱茶1001夜》第85天:普洱生茶主题周!如何挑选普洱生茶?

《普洱茶1001夜》第86天:普洱茶产区之临沧茶区简介

《普洱茶1001夜》第87天:临沧茶区主题周!4个大雪山普洱茶的特点和区别

《普洱茶1001夜》第88天:临沧茶区主题周!临沧茶区区域板块

《普洱茶1001夜》第89天:临沧茶区主题周!邦东、马台和南美乡的茶叶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