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喝茶,要先学泡茶。学泡茶,要知道四大要素:茶叶放量(只对散茶,市场上一般都是小泡分装打包好的、一小包正好泡一次)、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
特别是用盖碗泡工夫茶,很多人泡不好,会被烫、弄坏盖碗等;除了熟能生巧外,其实这有个小小的技巧。拿盖碗,不是因为兰花指法好看,而是因为其实用、不易被烫。
(一)投放茶量
好啦,先来说说放茶量。
泡茶技术的第一要素就是茶叶用量,也就是每一杯或每壶茶水需要放多少茶最适合;由于茶类及饮茶习惯、爱好不尽相同,不可能要求每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但是,一般而言,标准置茶量是以1克配50毫升的水。现代评茶师品茶就是按此标准:3克茶叶对150毫升水,冲泡5分。
如果使用工夫泡茶法冲半发酵之乌龙茶,一般置茶量如下:
一、生茶(发酵最轻):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2/3或3/4,如条形包种或阿里山茶等;
二、半熟茶(发酵轻):茶叫置放量为紫砂壶的1/2或2/3,如台湾冻顶乌龙或高山茶;
三、熟茶(发酵较重):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1/3或1/2,如东方美人或大红袍等;
上述置茶量为一般性标准,品茗时,则依个人习惯酌情增减,体原则为:
1、习惯品浓茶者,置茶量稍加,反之则稍减。
2、优等茶叶置茶量稍减,反之则增加。
3、用茶量多,浸泡时间应相对缩短,同增加冲泡次数。
(二)泡茶水温
至于泡茶水温以多高为宜,则要根据茶叶的老嫩、松紧、大小等情况来确定。相老、紧实、叶大的茶叶,其冲泡水温要比细嫩、松散、叶碎的茶叶高。具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低温泡茶,水温在80℃左右。适合冲泡名优高档绿茶,如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等。这种水温泡出的茶,汤色清激,香气纯正,滋味鲜爽,叶底明亮。如水温过高,汤色则易变黃,维生素C等有益成分容易遭破坏,而咖啡碱、茶多酚会很快浸出,使茶汤产生苦涩之味。反之,水温过低,有益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
第二种情况:中温泡茶,水温在90℃左右。适合冲泡大宗绿茶、花茶、轻发酵乌龙茶及某些烘青类绿茶。这些茶叶尽管对使用中水温的要求上有点差别,但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第三种情况:高温泡茶,水温在95℃℃以上。适合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由于这些茶原料不细嫩,勿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沸腾的开水冲泡。至于有些紧压砖茶,则需要先将砖茶敲碎,放在壶中煎煮。
(三)冲泡时间
茶叶的冲泡时间与茶叶的种类、泡茶水温、置茶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而言,茶的滋味是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以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茶多酚等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至于冲泡乌龙茶,品饮时多用小型紫秒壶,用茶量也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应该把茶汤倾入杯中,开始品用。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泡出的茶汤比较均匀。
总之,凡用茶量较大,水温偏高,或水量过多,茶叶较细嫩的,泡时间可相对缩短;反之,用茶量较小,水温偏低,或水量较少,茶明较粗老,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
(四)冲泡次数
一杯或一壶茶,究竟冲泡多少次最合适呢?据有关专家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叶如绿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左右;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漫出2%~3%,这时再饮,茶味就类似于白开水了。
所以,名优绿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至于乌龙茶或大宗红、绿茶可连续冲泡5~6次,乌龙茶甚至更多,有“七泡有余香”之说;红茶中的袋泡红碎茶,刚泡一次就行了;白茶、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2~3次。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种想上手试试的冲动。最后,告诉你个小秘密:会泡茶,也是交际中的一项技能!(作者:叶子芽,来源:舌尖上的茗茶,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