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茶叶的价格一直以来都充满着争议,正如很多人的认识那般,茶叶市场一直都比较混乱,层出不穷的以次充好现象,也是导致这个市场混乱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绝对不可以以偏概全,我相信,有很多行内人对于茶行业或者茶文化,都是出于热爱,才处身于茶行业的,若是一棍子打死,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对茶文化有着一定信仰的人而言,可就比窦娥冤还要冤呀!
那么问题来了,真正影响茶叶价格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茶叶价格昂贵与否,和很多产品都是一个道理,产区、选料、加工等不同,都会影响价格。
产区因素
普遍而言,茶叶同样属于农业,自然也收到了土壤的影响,也收到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通常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正是因为高山漫射光丰富,土层深厚,酸度适宜,此环境下,茶树生长旺盛,内含物丰富,且高山茶园温度低,少有病虫害,更是避免了农药的使用。
所以,同区域中,海拔高的茶叶通常会比海拔低的茶叶要贵。
另外,同一片区域,也会分核心区和边缘区,如福建岩茶,分正岩、半岩、洲岩,而越靠近正岩的产区的茶叶,品质更佳,价格自然更贵。
选料因素
茶叶选料是跟其重量相关的,选料越嫩,重量越轻,数量也越稀少,比如茶芽跟张叶,茶芽是茶叶中最鲜嫩的部分,同样是制作一斤的茶叶,全部选取茶芽制作跟选取一芽一叶至三叶的进行加工,显然前者的产量会更加少,两者的价格自然也不可能划等号。
但并不是说越嫩的茶叶越好,因为有部分茶类,嫩芽反而无法制作出该有的风味,比如福建乌龙茶,无论是闽北岩茶还是闽南铁观音,选料都会比较粗老,其骨干才饱满。
此外,并不是说茶芽都是贵的,也要看茶树的树龄以及产区等相关因素。
树龄因素
茶树的树龄对茶叶的品质同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又分为古树茶、老树茶、台地茶三种,不同地区古树茶判断标准都不一样,但起码是上百年的老茶树才能称得上古树,老树则是六十年至一百年树龄的茶树。
而台地茶是指从人工栽培的,成规模的,其茶树的主干不是非常明显,这是长期受人为种植、采摘、修剪后的结果,茶树并不高,一般到成年人的肚子,大概一米三、四左右。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空间,通常种植地比较亲密,不似古树茶那般,茶树与茶树之间间距大,所吸收到的阳光和养分更丰富。
这些种种因素的制约,也影响了茶叶的品质。
树龄老的茶树所生长出来的茶叶内涵物质更丰富,制作出来的茶品滋味更加饱满,而树龄小如台地茶的茶品,香飘味薄,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作为口粮茶饮用。
采集季节因素
很多茶友都追求头春茶,因为大家都知道,经过一个冬天的休采后,低温下缓慢生长的茶叶会积累更多茶内含物质,其芽叶饱满肥厚,做出来的茶的口感也是更加丰富饱满的,所以觉得春茶才是最好的。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都说春水秋香,春茶的茶汤更加饱满丰富,而秋茶相对而言则略显寡淡,但香气会更加高扬。
而除了这一点以外,秋茶更不受宠的一面是,对于具有储藏价值的茶叶而言,如普洱、安化黑茶、六堡黑茶等茶而言,春茶的转换空间更大,更具储藏价值。
但注意的是,其实有部分秋茶并不一定比春茶逊色,所以无论是春茶也好夏茶、秋茶、雪片也罢,我们都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只要好喝,不就完了嘛?
工艺因素
成品茶需要加工,而我国的茶叶加工技巧也是百花争鸣,除了工艺出色导致价格变化外,茶圈也像娱乐圈一样,有着一定的名人效应,往往名声较大的制茶大师的出品,即便是监制,那么这一批茶叶的价格也会有所上升。
市场因素
茶叶昂贵与否,往往也跟市场息息相关,以我熟悉的普洱茶为例,老班章和冰岛的大名想必大家都熟悉,真正属于这两个产区的茶,在这多年以来都一直很受欢迎,价格居高不下。
不同地区的茶叶是有着不同特点的,而产量则是有限的,所以,有部分茶叶价格昂贵,也是受到了市场需求的影响,但相比于这些名山茶,小众茶则是市场需求量少,所以价格也会更低。
外观因素
外观因素分两种,一个是干茶条索,而另一个则是外包装
条索:条索清晰、干净的茶叶,都是经过精挑的,将干茶中的杂质、茶梗挑出后,干净的茶叶能在价格上有所加分,反之,没有经过挑选的茶叶,我们也称之为‘毛茶’,其中的茶梗与杂质占据了一定比例,同等价格对比,自然也会显得吃亏了。(ps: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得看整体品质。)
外包装: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中,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追求,而精美的包装,只要对眼,即便知道价格已经超出了预算,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想要购买,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享受茶叶所带来的乐趣了。
品牌因素
一个成名品牌的茶,通常都会比无品牌的茶叶要贵,就好比正规军跟杂牌军对比,即便无品牌的茶叶品质更好,价格更实惠,但拥有大品牌的产品显然更加受到信赖,因此人们也会选择品牌的产品,而不是三无产品。
但我们还是要明白一个道理,贵的茶不一定好喝,便宜的茶不一定差,所以我们最好还是选择味道适合、价格适合的茶叶为好。(来源:远山有茶,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