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茶,因为太多强加文化越变越复杂。直面茶,直面产地,还原茶本真,打破信息不对称,去除中间化,让你更了解真实的茶。
任何商品都会有好赖高低,茶同样也是如此。这就是茶叶审评环节。
大家都知道,茶叶的制作有很大技术含量,涉及工艺方式、气候、个人感受等客观或是主观问题,这就会导致茶叶最终品质的不同。
比如说同一茶系会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例如:龙井或安吉白茶会有“黄版”和“绿版”之别;铁观音有正炒、传统、消青、拖酸等工艺;普洱生茶的杀青也有很多道道在里面等等。
那什么是好工艺?因为不同角立场的人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加上大家平时接触到的信息又大部分是碎片化的,或者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说被有意无意的误导,这就会出现认识方向有误的现象。
对于审评,辨别茶叶的好坏,系统认识的话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专业人士是必须经历、掌握的。
对于一个只是喜欢喝茶的非专业人士来说,那可以先不着急想那么系统的学习,除非有人能带你,正确引导你。但这并不是没有办法分辨茶叶的好坏。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掌握好下面这个“绝招”,就能初步学会如何辨别茶叶。
很简单,那就是:开水冲泡,适当闷泡,闻香气纯净度。重点就是三个字:“纯净度”也可以说“纯异度”。
这个“纯净度”主要从“香气、滋味”方面来判断。
香气越是没异味、没杂味的茶品质越好,若是同等纯异度,那就比丰富度,香气越丰富,有变化的则品质越好;当然香气很淡式(若有若无)的“纯净”不一定是好茶(香气不显)。
滋味入口也是讲究“纯净”,同理也是越“净”的越好,再次“醇厚度”,越“醇厚”的越好,在同等“纯净”“醇厚”的情况下,“回甘生津”效果越好的品质越佳。
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经验不足,心中没刻度尺,那就同茶系不同款同时冲泡,有对比就有参照物。参照物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采购的时候要多泡同时冲泡、也是为什么茶王赛采用的也是多款同时冲泡的原因。
方法对了,核心问题把握住了,坚持好原则,任他人长篇大论,心中自有判断。(作者:茶行僧,来源:直面茶,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