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国是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千余年来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在茶叶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丰富的茶类,对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分出来的类别也各有不同。“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即按色泽和制作工艺来划分的一种称法。不过,除此之外这些茶类还有着很多种不同的区分方法,大家不妨一起看看哦!
一、按加工工艺区分
按加工工艺的不同来划分,这四类茶品质特点也不一样,简单点来说,绿茶是清汤绿叶,红茶是红汤红叶,青茶是酶促发酵,白茶是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黑茶汤色红褐色,类似有葡萄酒。黄茶汤色呈金黄通透状。
红茶是全发酵茶,鲜叶经萎调、发酵、揉捻、烘干。
绿茶是不发酵茶,鲜叶经摊凉、杀青、揉捻、烘干。
青茶是半发酵茶,鲜叶经摊凉、做青、杀青、揉捻、烘干。
白茶也是不发酵茶,但工艺和绿茶有区别,鲜叶经萎调、烘干。
黑茶属后发酵茶,发酵程度较高,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二、发酵程度来区分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三、茶多酚氧化来区分
茶叶分六大茶类,主要分类依据是按茶叶中的多酚类的氧化程度与氧化方式来区分的,多酚类物质不氧化,就是绿茶;多酚类物质半氧化,就是青茶;多酚类物质全氧化,就是红茶;多酚类物质微氧化,就是白茶。
1、绿茶
绿茶的工艺特点在于鲜叶采摘后迅速地以高温杀灭其中酶类物质,抑制茶多酚氧化(不发酵茶)。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即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喝绿茶讲究的是新鲜,所以古人有“试新茶”的娱乐,就是在于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好不容易开春新茶上市,可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氛。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早上市的绿茶越贵的缘故。
另外,绿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鲜爽,比如黄山毛峰的“鸡汤味”。所以名优绿茶大多采用极嫩的原料制作。对于绿茶,外形比内质重要得多。所以选购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叶的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2、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也叫青茶,虽然说是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实在是不怎么准确。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而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你们知道的铁观音和大红袍。乌龙茶的特点在于先促进茶多酚的氧化,然后突然终止氧化,因此乌龙茶兼具绿茶和红茶的特点。
乌龙茶具有显著的香气,这跟它使用成熟的茶叶制作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就明确了乌龙茶需要沸水冲泡。没有哪个茶类比乌龙茶更讲究冲泡技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龙茶又叫做工夫茶。
3、白茶
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它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给它两三天的时间让时光慢慢酝酿这纯然天成、没有任何烟火气息的茶(微发酵)。
因为不杀青、不揉捻也不焙火白茶也几乎没有什么汤色。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如果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福建白茶
4、红茶
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全发酵)。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
5、黄茶
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但是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可以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轻发酵)。
做出来的茶,干茶是黄色的,茶汤是黄色的,叶底也是黄色的。不过现在大多黄茶的制作都转化不足,看起来太像绿茶了。
6、黑茶
同样的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本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和其它微生物发酵食品一样,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早期黑茶大多销往边牧地区,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物资的是它而不是红茶也不是乌龙茶。由于黑茶对于边牧民族而言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也就比较大,因此长期以来黑茶都使用较为粗老的原料制作,并且饮用时经过熬煮而不是冲泡。
不过现在也有使用采摘较嫩的原料制作的黑茶,如宫廷普洱等,适合冲泡饮用。所以呢,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像泡白茶、红茶一样冲泡着喝。另外如果冲泡的是紧压的茶饼或者茶砖,可以多洗一两次茶让茶叶舒展开来再喝。
四、功效区分
选茶叶,还是依照自已喜欢的味道来的好,并不是发酵度越高越好,比如说绿茶需要慢品,清香原味为好,所以不需要发酵,工艺不同。发酵会让绿叶红化,香气产生变化,发酵轻,叶还是绿色,香气还是青草气,发酵重,茶叶变红,香气变花香果香。
1、绿茶(黄茶)对付氧化:代表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其主要功效是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2、白茶对付焦虑:产于福建福鼎一带的白茶,不炒不揉,晾晒在屋檐下日升日落自然风干。怕喝茶影响睡眠的人,可以喝点白茶。连孕妇都可以喝。
3、青茶对付热毒:青茶又叫乌龙茶,温热适中,有润肤生津、清除体内积热,其代表品种有大红袍、铁观音、冻顶乌龙茶、凤凰单枞等。
4、红茶对付寒气:代表品种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印度河斯里兰卡的红茶也是享誉世界的名品。红茶由于经过发酵,比绿茶刺激性低,功效也有所不同,能促进血液循环。
5、黑茶对付脂肪:黑茶属于后发酵的茶,刮油的效果一流。最熟悉的黑茶就是普洱茶了,具有很好的降脂减肥效果。
五、泡法区分
1、绿茶和黄茶
名贵的绿茶:要选着玻璃杯冲泡,并且不能盖盖子。如龙井、碧螺春、毛峰来说,这类茶在水中会舒展原本美妙的身姿,而且玻璃杯散热快并不会闷坏茶叶。用玻璃杯泡饮,便于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游动的景象,画面十分唯美动人,从而被人笑称为“茶舞”。
中高档的绿茶:可以折中选陶瓷杯具,陶瓷杯容量较大,中高等的茶,例如一及炒青、珠茶、烘青,这几类茶重在品味和解渴,所以用陶瓷杯较为实用。六大茶类中黄茶与绿茶最为相似,所以黄茶的冲泡方法和绿茶几乎相同。
2、乌龙茶
乌龙茶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冲泡这两种茶的茶具可以采用一样的,因为差距不大所以不用加以细分。最为常见的就是白瓷盖碗,盖碗多为瓷器制成,开口大,瓷器不会茶叶本身发生反应。白瓷盖碗还有方便观察叶底的和闻香的特点。因为瓷碗不会吸收岩茶的茶香,能让岩茶的香味更大程度地散发。而且用盖碗泡茶更容易上手,手势简单易学,难度系数低,现已走进无数家庭,并扎根在我们日常的泡茶生活中。
3、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与不发酵的绿茶冲泡器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如果用绿茶的冲泡茶具冲泡红茶,就尤为浪费,还无法冲泡红茶本身的口感。
比如极具盛名的金骏眉、正山小种这类品质的红茶,推荐用白瓷或者玻璃盖碗冲泡。一方面可以让茶可观赏到红茶艳红的茶汤彰显品质,另一方面还能发挥红茶固有的香气与滋味不会损伤到茶叶的品质。
红茶还有条形红茶和红碎茶之分,这两种红茶的冲泡茶具也不尽相同。条形红茶适合用紫砂壶,可以使得滋味更加醇厚绵长。而且长时间使用同一把紫砂壶来冲泡同一种红茶还能使的香气更加的浓郁。红碎茶,顾名思义就是碎碎的红茶或者片末茶,这样的红茶可以使用白瓷壶,这样能发挥茶叶的鲜浓。
4、黑茶
黑茶就不一样了,黑茶是后发酵茶,所以如果黑茶使用白瓷盖碗,并没办法可以冲泡出黑茶醇厚的滋味。而且黑茶被游牧民族视为珍品,北方的气候并不适合白瓷盖碗或者玻璃杯等茶具的使用,于是冲泡黑茶的茶具多为。紫砂壶或者铁壶。黑茶,色浓滋味醇厚用紫砂壶能使得茶汤醇厚感加强,香气不散,且保温效果好。
5、白茶
白茶属于新兴一族,喝白茶已经成为了当今的时尚潮流,那么白茶的冲泡器具就更显的尤为重要。想要喝一杯好白茶,没有好的茶具是绝对做不到的。
众所周知,白茶制作工艺简单,沿用古法制造,纯天然晾晒,没有过多工序使得白茶的滋味可以完美的保存下来。所以冲泡白茶,建议最好用瓷质或玻璃的茶具(比如,白瓷盖碗),因为这种茶具散热快,不会影响茶汤的香气。另外老白茶可以采用玻璃壶烹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