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云茶新闻
站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大核桃箐村的一棵古茶树旁,记者一行感受到浓郁的茶文化气息,它苍翠挺拔、枝繁叶茂,据专家研究考证,已有1360多年的树龄,撑起了一个彝族村落的茶产业。
![]() 在千年古茶树旁,一位80岁的老奶奶阿琴英向记者介绍,“58年前我嫁到这里时,这棵茶树就在我家门口,对它印象特别深,现在我们村种了这么多茶树,它可是头号大功臣。”
“在2004年退耕还林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部分村民提出种植华山松,部分村民提出种茶树,面对选择的两难境地,党总支研究分析,认为1360多年的古茶树长势良好,是适宜种植茶树的活证据,加上本村村民人人懂茶制茶的历史文化一直在延续,茶叶的经济效益也强过华山松,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会,最终决定将退耕还林的方式选择为种茶。”荣华村党总支书记李文向记者介绍了大核桃箐村漫山遍野茶树的由来。
在去往大帅茶厂的路上,茶农罗锦会向记者介绍:“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茶,每家的亩籍都达到了30多亩,而且大帅茶厂就在村口,现采现卖,特别方便。每年靠种茶最少的也有1万多元纯收入,真没想到这茶树能成为我们村的‘摇钱树’。”
大核桃箐村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发展茶产业。据了解,2008年,退伍党员李迎春同其他7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发展茶产业,成立了大帅茶厂合作社,经过5年的打拼历练,大帅茶厂越做越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3年5月成功注册为“弥渡县大帅茶厂有限公司”,研发了系列产品哀牢彝韵、茶华红茶、土家家茶、土家香茗、古树生饼等,形成了“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格局。目前生态茶园扩大至1.3万亩,可年产134吨,产值达1460万元,现已打造为“弥津”品牌,远销昆明、北京等地,深得消费者喜爱。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王辉 李学海 李朝红 白如月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