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001夜》第122天:民族种茶主题周!布朗族特殊的喝茶方式,最值得挖掘的故事

  •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普洱茶1001夜》第122天:民族种茶主题周!布朗族特殊的喝茶方式,最值得挖掘的故事

 图为《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本图由作者提供)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陈远,来自云南石屏,毕业于云南农大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浙江沿海一带工作,从事六大茶类销售培训工作。十年不忘喜欢普洱茶的初心,最终又回到普洱茶的世界来专注普洱茶学习。普洱茶博大精深,《普洱茶1001夜》不断完善资料分享给大家,做到通俗易懂,衷心希望能为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带来一点福音。   

《普洱茶1001夜》 第122天:民族种茶主题周!布朗族特殊的喝茶方式,最值得挖掘的故事

布朗族自称布朗、帮、阿瓦、阿尔瓦、伊瓦、佤和翁拱等,为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古老土著民族之一,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分布在滇西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等地的“百濮”族群的一支。布朗族信仰原始宗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除原始宗教外,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居住区的布朗族也信仰傣族的小乘佛教,所以几乎每个布朗族寨子都建有称为“瓦”的佛寺,并有僧侣长住。他们使用西双版纳傣文,沿袭傣族历法,凡入寺的布朗族和尚也都要学习傣文和用傣文记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创作布朗族诗歌、故事等,其民居、建筑、服饰和生活用具也都酷似傣族。

布朗族妇女在制作酸茶

布朗族是云南较早种茶的民族之一,自他们的祖先发现茶树后他们便以茶为生,认为茶树有魂,敬重茶树,所以在每迁至一新地时他们都要首先栽种茶树。布朗族的种茶历史源于他们的祖先在过去的游猎生活中发现的一种佐料—野茶(“得责”),当时的人们吃了这种佐料后感觉身体舒适,头目清醒,于是便采摘其果,取名“腊”,并将其成功地进行了人工驯化和栽培。布朗族先民最早将采集到的野茶籽直接播于树林下,播种时用砍刀、木棍和锄头等简单工具清除林下的杂草和灌木,然后用点播棒在地上凿出约5厘米深的洞,每穴放进1~2粒带壳或去壳的茶籽,播种后覆土,并在穴点插竿标记,以利于茶籽出苗后管理。布朗族祖先常居深山密林,发现林下的茶树较其它地方的长势更旺,于是便利用茶树生长需要一定遮光的特性,将其种植在林下,加以适当管理和利用,为了保护好古茶园、古茶树,他们摸索出了一些古茶园管理经验,如每年都要对古茶园进行不定期的除草,修建茶园护栏,清除茶树病虫枝、寄生物,增补茶苗、祭茶采茶,停采养护等措施,很自然地形成了茶树与森林和谐生长的传统种茶习惯,开创了人工茶——林园的种植模式。而这种生产模式或生态系统恰好是如今生态或有机茶生产和种植方式的雏形。

《普洱茶1001夜》第122天:民族种茶主题周!布朗族特殊的喝茶方式,最值得挖掘的故事

布朗族是一个以茶为生的民族,在长期驯化、种植茶树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古茶树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过去,布朗族在采收春茶前,要先由头人选择祭拜一棵大茶树,并亲手采摘一把新茶后,其他族人才能开始采茶。采摘前长者必须斋戒、沐浴、更衣,祭茶祖,供茶神,然后在茶魂树下点燃蜂蜡,供奉事先泡好的茶和饭菜,跪拜诵经后方可上树采茶。因此,现在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的布朗族,几乎每家每户都还保留着祭拜茶园中最大的茶树,即“茶魂树”的习俗。“茶魂树”的树干上通常系有用竹篾编制的盛放祭祀品的小竹篓。每年春天,家家户户都必须由家中的长者采摘茶魂树的鲜叶制成“茶魂茶”,供奉他们的茶始祖“叭岩冷”,祈求茶叶年年丰收。

对布朗族人们而言,茶叶不仅满足他们自身的消费需求,同时还是他们用来和外界交换食盐、布、蜡烛等物品的主要交易品,直到今天,茶仍是布朗族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茶的生长和采摘具有季节性限制,为了随时供祭祀和婚丧之用,必须将制作的茶叶收藏以备用,而人们日常饮用也需要大量储存茶叶,这样,制茶和加工技术也就随之产生。布朗族人善于制茶,开始时制茶很简单,采摘鲜叶用手搓揉,去涩味,再晒干或用火烘干即可,这种传统的制茶方式至今还在沿用。

布朗族人喜吃酸食,尤其喜欢嚼风味独特的“酸茶”,这也是他们待客、馈赠亲友的佳品。布朗族加工酸茶时首先采摘夏或秋茶1芽的3、4片嫩对夹叶或单片叶,经蒸或煮熟后,让其自然发酵,再装入粗长的竹筒内,压实,以竹叶或芭蕉叶、红泥土依次封口,再埋入房前、屋后地下不积水的地方,并以土夯实,待30天后即可取食,这种酸茶可拌辣椒和盐,充当菜食用,有解渴、提神、健身和消除疲劳等功效。在勐海县打洛镇等地的布朗族还用菜花沤制或野果或番茄烧熟后配入各种佐料烹制成酱,用来蘸食茶叶。布朗族人劳动间歇常在地边燃起篝火,砍下约10到50厘米长短不一、底部削尖的香竹筒,作为煮茶和饮茶的器具,然后在长竹筒中装入山泉,插于火堆边烘烤,待水沸腾后放入随身携带的茶叶,再稍煮片刻,待长竹筒内的茶水煮好后即可倒入若干短竹筒,分送众人饮用。此外,布朗族还有饮用烤茶的习俗,他们的烤茶有二种,一用土罐烤制,谓之“土罐茶”,即将“晒青毛茶”(新鲜的茶叶经过简单加工后晒干)放入特制的小土罐中,于火塘边慢慢烘烤,并不停抖动,使茶叶均匀受热,待罐内散发出茶香后,注入开水,再稍煮片刻即可倒出饮用;二是将茶树枝连同鲜茶叶一同折下,用竹条夹住,直接放于火塘烘烤,待茶叶烤至焦黄时,摘下茶叶放入壶中,冲入开水,再稍煮片刻即可倒出,供多人饮用。

布朗族妇女在制作酸茶:新鲜的茶叶经蒸或煮熟后,让其自然发酵,再装入粗长的竹筒内

茶在布朗族的宗教信仰、社会及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重要节日或重要社会活动如婚、丧、建房等,都要用茶叶待客,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习惯用法。布朗族民间许多祭祀活动中,茶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供奉用品,常以茶水为祭,以干茶为祭,以茶壶等象征物为祭,以祈求平安,寄托思念。茶叶是布朗族民间珍贵的礼物,也是男女婚嫁的头等聘礼,布朗族男方提亲时就要带上一罐好酒,两包红糖、两包茶叶,意在有福有禄,好事成双。布朗族在举行重大活动时常用芭蕉叶包着一小包茶叶和两支蜡条,用来传递布朗族重大活动信息,即为茶请帖。他们还会利用茶叶作为药用治疗小伤小病,民间流行最广的是口嚼茶和煳米茶,口嚼茶可治疗消化不良、结肠炎病,口嚼茶制作方法很简单,即用茶树嫩芽、红毛树尖、麻犁嘎嫩叶混嚼后,用温水吞服;煳米茶可治感冒、咳嗽、肺热燥火,其制作过程相对繁琐,先把茶罐放入火塘中烤热,放入适量糯米烤黄,再放上茶叶同烤,加入开水,放入通管散、甜百解、姜片、扫把叶等草药,烹煮后再加入红糖饮用。

布朗族妇女在制作酸茶:新鲜的茶叶经蒸或煮熟后,让其自然发酵,再装入粗长的竹筒内,压实,以竹叶或芭蕉叶、红泥土依次封口

布朗族妇女在制作酸茶:新鲜的茶叶经蒸或煮熟后,让其自然发酵,再装入粗长的竹筒内,压实,以竹叶或芭蕉叶、红泥土依次封口,再埋入房前、屋后地下不积水的地方,并以土夯实,待30天后即可取食

布朗族对古茶园的管理和利用是一种传统知识和智慧的体现,来源于他们与生存环境长期互动的经历和过程,是他们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布朗族古老的茶树栽培模式和丰富的饮茶习俗促使古茶园、古茶树得以传承、发展,有利于促进古茶树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同时,古茶树的存在,丰富了布朗族传统文化,是恢复和发展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传统文化知识又作用于古茶树上,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古茶园和森林的生态系统。如此优良的古茶园传统管理措施,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怎不值得今天的我们去继承与推广呢?

布朗族女孩在烤茶,用竹条夹住鲜茶叶,直接放于火塘烘烤,待茶叶烤至焦黄时,摘下茶叶放入壶中,冲入开水,再稍煮片刻即可倒出。

布朗族不仅种茶是祖先,喝茶也是有讲究的,很值得去挖掘完善。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