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001夜》第111天:易武茶区主题周!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普洱茶1001夜》第111天:易武茶区主题周!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图为《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本图由作者提供)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陈远,来自云南石屏,毕业于云南农大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浙江沿海一带工作,从事六大茶类销售培训工作。十年不忘喜欢普洱茶的初心,最终又回到普洱茶的世界来专注普洱茶学习。普洱茶博大精深,《普洱茶1001夜》不断完善资料分享给大家,做到通俗易懂,衷心希望能为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带来一点福音。 

《普洱茶1001夜》第111天:易武茶区主题周!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一、易武茶区各大山头茶特点

1.丁家寨

看看丁家寨,丁家寨是瑶族人聚居的寨子,有似于刮风寨。从麻黑寨向左上绕有一条山路通往丁家寨,顺走的山路是去刮风寨的。崎岖不平的山路骑摩托车大概要走一小时才到丁家寨,丁家寨由于交通不便,不太被人所知。多数到易武看茶山的人,都是在麻黑和落水洞的茶山上转,而且都是看路较为好走,表面的茶地。我去易武的第一次也是如此,路难走,深入的茶园都没有去看过。这跟认知有关,易武的交通本来就不便,边陲小镇,除了茶叶闻名,就没有别的。

从景洪到易武坐车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城里人早被之前的山路吓怕了,山路不止十八弯,上百弯,还要用自己的脚再走山路。当地茶农也是出于对城里人的“体谅和照顾”所以就只带着走走表面较容易走的茶山,,看看古茶树,也算不枉到贡茶之乡易武一游。要去更深入的地方要先有认知提出来,人家才会带你去。这也是麻黑,落水洞那么有名的原因。从易武街到麻黑、落水洞的山路,相对是较为平,较好走的,又不太远。

易武的住宿条件也的确不好,宾馆还多,高端酒店就有点困难了,对于生活条件样样都好都挑剔的城里人是很难适应的。住上一晚半晚,几乎都是喊着就要走,有的看了住宿环境,连夜就出景洪住了。加上城里人也忙碌,时间紧迫,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时间也是个问题。要深入细看需要充足的时间。

丁家寨虽然跟麻黑、落水洞同属易武乡,相隔也就二、三十里的山路,跟麻黑、落水洞相比,显然落后多了,依然破旧的房子,纯朴的民风。我们考察茶山,不光看到了茶的本质,还真切体验到交通跟经济的关系;交通便利,给经济带来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演变,给交通带来的变化发展,在书本上是根本无法获得的感知。

丁家寨这个名字是为人所知所闻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茶。好几年前市场上就有打着丁家寨旗号的茶了。但可能不但买的人没搞清丁家寨茶的概念,就连卖的人都没搞清楚。丁家寨茶是指围绕着,丁家寨寨子周边茶地的茶,往年它的价格要比麻黑、落水洞的要贵,茶质会更好。希望丁家寨的人民,通过茶叶经济,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交通环境。

丁家寨:条索匀整,粗壮,茶面油润,显毫,冲泡后香气高扬,纯正,易武山韵味非常明显,入口醇和柔滑,入口生津,回甘快速,易武山丁家寨的山头韵还算明显,汤色蜜黄透亮,基本无水汽味道,口腔留存度不错,甜蜜感保留时间较长,叶底尚算肥壮,但距离第一波春茶还是有一些差距,完整度,厚度都略逊,但整体香气口感都是很完整的,后期转化很值得期待!三合社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易武村委会,该村国土面积3.43平方公里,海拔1,058米,年平均气温17.50℃,年降水量1,800毫米,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一个纯彝族村。

2.刮风寨

口感评述:汤色黄亮,通透,香气高扬,刮风寨产地特征比较明显,「瑶味」感受清晰,入口饱满,丰富,层次感明显,浓强度在几个易武山头里算是比较丰厚的,回甘快,生津,留存度持久,杯香持久。

3.三合社村

三合社村隶属于易武乡易武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易武乡南边,距离村委会7公里,距离易武乡7公里。国土面积3.43平方公里,海拔1,058米,年平均气温17.50℃,年降水量1,8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1,285亩,其中人均耕地6.27亩;有林地2,762亩。

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这里生长着无数大茶树,树龄数百年,根部围攻径140-160厘米不等,最高达23米左右。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所产的高山古茶,越陈越香。

茶品特征:该村茶园四周植被保护极好,其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褐红色,乃普洱茶中之极品

4.落水洞

汤色黄亮通透,花蜜香纯正,易武山特征明显,入口醇和,略带微量的苦涩感,回甘快速而持久,生津明显,杯底香,留存度都还不错,叶底肥壮,大条,后续变化值得期待!

5.大漆树

汤色黄亮透明,香气纯正,扬,入口丰满,糯甜,喉韵明显,回甘快,生津,留存度不错,叶底相对比较肥壮,耐泡度很好,尾水很甘甜,整体韵味很正。

6.郑家梁子

汤色蜜黄通透,香气高扬,入口茶气十足,滋味鲜爽,回甘快,生津,不输给刮风寨。茶汤层次感丰富,耐泡度很好,尾水一样是清爽甘甜。

7.一扇磨

汤色黄亮透明,花蜜香高扬清爽,优雅,入口轻柔,糯感十足,丰富的层次感在易武山各山头当中比较有个性,回甘快,生津,杯底香留存度不错,汤水给人感受很清冽,一点也不觉得会单薄,只是浓强度不是特别强烈,很柔美的感受,水甜,耐泡度也不错,叶底墨绿色,有不错的厚重感。

8.麻黑

汤色黄亮通透,花蜜香,入口温和顺滑,回甘,生津都很快速,易武山麻黑的特点还是算比较清楚地,留存度适中,鲜爽度不错,耐泡度也不错,叶底虽然没有特别的肥壮,但基本还是比较完整的。

9.瓦竜

茶青粗壮肥大,条索匀整,色泽深墨绿色,显毫,冲泡后香气高扬,醇和度非常好,喉韵深刻,满嘴是茶,茶汤厚度丰满浑厚,糯感十足,层次感一般,但齿颊留香的感受很持久,留存度也是一流的,杯底香浓郁,持久不散,汤水清澈透亮,叶底肥壮完整,呈现墨绿色,完整,丰厚是其最大的特色,

10.蛮枝

蛮枝山大树茶,条索肥壮,显毫,干茶外形黝黑油润,冲泡后汤水清透,入口清爽甘甜,回甘快速,喉韵持久,悠长,茶汤糯感好,独特的山头韵非常明显,浓强度适中,苦涩感较为均衡,留存度非常不错,整体丰满,叶底比较肥壮,完整,肉质感明显。

易武国有林茶,条索和大树茶相较,颜色偏黑黄,茶杆质感看起来为微量纤维化状态,色泽浅,泛黄,而古树茶茶杆看起来为古铜色,偏墨绿色,冲泡后香气清纯,高扬,汤色黄亮透明,入口清甜鲜爽,回甘快,生津,微量花蜜香带些许兰香,但留存度稍弱,口腔里的茶韵还稍显浅薄,层次感不明显,唯独易武山韵味还比较明显,叶底也算肥厚。

11.易武黄金叶

条索粗大,黑条间杂黄叶,冲泡后香气醇和,汤色金黄明亮,通透,入口明显的花蜜香,醇和,糯甜,基本无刺激性,非常的柔和,易武山韵味还比较深。

12.易武易比茶

条索肥壮大条,色泽黝黑,油润有光泽,冲泡后香气纯正,无任何异味杂味,入口丰富浑厚,花蜜香明显而高扬,回甘迅速,生津快,满嘴是茶的感受一样很强烈,一点也不比大树茶逊色,只是喉韵稍欠一些层次感和厚重感,茶汤胶质感也不错,刺激性相对低,顺和柔滑的感受和易武茶固有的山头韵味在这个台地茶上面圆满展现,如果不是强调他是台地茶,冲泡后肥壮的野地一定会让不少人看错,误以为是大树茶,耐泡度也不错。

易武的新茶茶气较淡,存放之后茶气渐强,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口感香甜,回甘生津明显,茶质优良极耐冲泡,易武茶陈化速度较快。

《普洱茶1001夜》第111天:易武茶区主题周!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二、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铜箐河,有的人写作“同庆河”,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的铜箐河。普洱茶大多以山头村寨命名,铜箐河以一条河流而得名。

村民在一条河流的两侧森林中发现了茶树,一条河流从森林中淌过,没有人居住,没有村寨,这里的茶叶被习惯称为“铜箐河”。

“秘境”,是用来形容铜箐河最贴切的词。

要去铜箐河,必须顺河而上。河流入口海拔800米左右,沿河而上到达茶园,海拔会到1000多米。

《普洱茶1001夜》第111天:易武茶区主题周!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铜箐河,虽然是一条河流,在易武,大家更习惯称为“沟箐”。

“箐”中文的含义是“草木丛生的山谷”,云南的大江大河很少,山谷中间的小河流,方言中习惯称为“沟箐”。

原始森林中山与山之间,雨水长期冲刷形成了小河沟,小河沟在茂密的树林之间流淌,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河水都在静静的流淌。

只是在悬崖峭壁之间,河水遇到1-2米的落差就形成了急湍的小瀑布。

铜箐河属于国家森林保护区,保护区原始森林,树木在充沛的雨水和长期的日照下疯长,草木都比其他地方的高大,人在自然面前,变得十分矮小。

进入铜箐河保护区需要当地人一起,一是容易熟悉路线,二是不会迷失方向。

在茂密的森林之下,只能听见风吹草动,鸟叫虫鸣。手机没有信号,一旦迷路,很难走出森林。

早上八点左右,在当地瑶族大哥的带领下我们出发去找铜箐河茶园,3月下雨之后,河水从只是没过脚踝涨到小腿高度,有些水深的地方甚至到达膝盖。

当地人已经习惯了穿着带孔、薄底的塑胶鞋上山,瑶族大哥背着食物和水,依然能够健步如飞的甩我们好远的距离,走到一段,再等我们一起。

为了防滑,我们只能穿上登山运动鞋,面对溪水,一开始有小伙伴脱鞋赤脚过溪,后来实在无法忍受河底的小碎石,也只能穿鞋淌过溪水。

一路淌溪水,穿过森林,时间已经过去近2小时,瑶族大哥打趣的说,“如果我们不跟着,茶叶都采了一袋了”,我们走走停停,坚持走到山中的茶园。

易武茶区和其他茶区不同,这里是“见山不见茶”,茶园常常分布在一片森林之中,铜箐河茶园在高大的森林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树木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普洱茶的奥妙之一,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才能有好茶。

杂木高树的落叶给土壤带来了养分,鸟儿防御了害虫,云雾挡住了一部分光照,从树叶中散落下来的阳光形成了漫射光,给茶树的生长带来了先天优势。

品一杯铜箐河,你一定能感受到这里的森林气息,“环境带给了茶叶不同的味道,味道也传递着生长的环境”,“一山一味”普洱茶的奥妙与乐趣。

爱一杯茶,追求健康;迷一杯普洱,回归纯粹!

铜箐河茶树分布比较散落,后期开荒种植的小树,早期因为种植玉米砍头烧过又重新发芽的古茶树,森林中一些单株高杆茶树。

无论是小树或者大树,铜箐河更可贵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好的环境带来的才会是好口感。

《普洱茶1001夜》第111天:易武茶区主题周!有点神秘的铜箐河

山林中品一杯普洱,只剩甘甜。

铜箐河,是一群爱茶人淌着冰凉的河水,忍受着虫咬刺扎,一路跌跌撞撞,最后只为看看心中向往的茶园。

人生亦是如此,有些过程会是艰难,有些旅途亦是迷茫,可是坚持走过,全力克服困难之后,最终留下的只有甘甜和美好!

品一杯茶,创建自己的人生秘境。慢慢品茶直到揭开神秘面纱。 

特此鸣谢:本图文由《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供稿,版权与本网无关。

【《普洱茶1001夜》更多内容推荐】

《普洱茶1001夜》第106天:版纳茶区主题周!南糯山简介

《普洱茶1001夜》第107天:易武茶区主题!易武为什么是优质的茶叶源地?如何辨别易武茶

《普洱茶1001夜》第108天:易武茶区主题周!重点述说刮风寨

《普洱茶1001夜》第109天:易武茶区主题周!神秘的弯弓古树茶

《普洱茶1001夜》第110天:易武茶区主题周!倚邦茶香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