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图为《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本图由作者提供)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陈远,来自云南石屏,毕业于云南农大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浙江沿海一带工作,从事六大茶类销售培训工作。十年不忘喜欢普洱茶的初心,最终又回到普洱茶的世界来专注普洱茶学习。普洱茶博大精深,《普洱茶1001夜》不断完善资料分享给大家,做到通俗易懂,衷心希望能为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带来一点福音。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肖时英: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
 
肖时英1933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曾在当地一家茶厂当了1年工人后,考入武汉大学茶学专业。
 
肖时英试验成功“以苗育苗”新方法,并于1957年首次发表了这一技术资料。
 
1960年,首先对茶树进行修剪试验,通过5年试验,总结出了一套修剪理论。
 
1987年,肖时英夫妇正式调入茶树良种场工作,次年肖时英被聘为高级农茶师。随后他和爱人主持选育出了云瑰、矮丰、云梅、短节白毫、雪芽100号5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他们付诸了大量心血,“选育一个新品,顺利的话也需要八九年的时间。”同时,他还投身于推广良种良法、创制名优茶,弘扬普洱茶文化,并提出云南邦崴大茶树是介于野生与栽培茶树之间的过渡类型的观点。
 
1992年,肖时英首次提出邦崴大茶树是介于野生与栽培茶树之间过渡型茶树,是研究茶树进化的宝贵样株。
 
他的一生,都“种”在了云南普洱,他仿佛就是为茶而生,特别是为普洱茶而生。六十余年,一甲子的时间,他共培育了七个普洱茶良种,栽种千万亩,造福无数茶农和爱茶的消费者,也让云南的茶叶品质稳步提高。他就是在茶界被称为“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的肖时英,民间也有人称他为“台地茶之父”。
 
肖时英现任时木茶厂负责人,退休后为云南省普洱市老科协会员。1953年武汉大学毕业后,肖时英不远万里来到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勐海基地从事茶叶科研工作。在勐海期间,他和爱人张木兰为解决茶树繁育茶籽不足的问题,先后开展了茶籽育苗、茶树扦插、茶树嫁接、茶树高位压条等多种繁殖方法试验,经过多年试验摸索,试验成功“以苗育苗”的扦插新方法,使云南大叶茶的扦插成活率提高到了80%以上,解决了云南大叶茶扦插不易发根的难题,为选育茶叶良种创造了条件,为云南大叶种为成功应用扦插技术发展现代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普文农场期间,通过实施5000亩现代茶园示范工程项目,率先在国内开创了现代茶园系统修剪管理的先河,摸索出了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特点的生产管理方法,为云南大叶种茶园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促进了云南省现代茶园的示范发展。
 
在这超过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里,肖时英和他的爱人张木兰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大叶种茶树选育优良品种,进行无性繁殖的扦插育苗。多年来,先后选育出了“云抗10号”“雪芽100号”“矮丰”“云梅”“云瑰”“木兰一号”等多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云南大叶种茶树新品种选育和繁殖奠定了基础。1987年“云抗10号”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现已成为云南茶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园。同时,肖时英还致力于茶树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创制良种名优茶,众多茶农从中受益增产增收。
 
1992年,退休后的肖时英仍在茶业事业上发光发热,先后发表论文《云南生态经济茶园的过云、现在和未来》《试论中国茶文化之发展》《立体生态茶园——普洱茶基地建设的一种新模式》,专著《我们亲历的云南茶——感时木荣》《我们亲历的云南茶——时木茶缘》。
 
同时,又和妻子自掏腰包,在思茅区大寨租赁土地130多亩作为“试验田”,开展茶树生态种植的系统性研究和模式创新,先后完成立体茶园开垦、多品种组合种植、茶树不同修剪方法、茶园间种林木、茶园铺草施肥、茶树病虫害防控等多种试验研究。首创了新型“立体生态茶园”绿色茶园生产模式,该模式有效解决了茶叶“丰产不丰收”、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难题,使茶叶产量提高了近一倍,并被列入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推广,截止2017年12月,在全省的技术推广应用229.66万亩,生态茶园改造完成后通过(中国、欧盟)有机认证15.64万亩,国际雨林认证4.16万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33.98亿元。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附肖时英个人荣誉:
 
1993年“云南大叶茶无性系新品种(选育)”项目荣获云南省农业厅一九九三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3年“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及推广”项目荣获云南省农业厅二00二年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等奖。
 
2006年“思茅茶园建设与茶园小绿叶防治研究”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2008年“无性系茶树品种雪芽100号繁育及推广”荣获云南省农业厅二00八年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等奖。
 
2017年,荣获“云南省老科协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荣获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兴区”茶叶研究员,在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上被评选出为“大国茶匠”,为云南省和普洱市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肖时英眼中的云南特色白茶
 
近日,“大国茶匠”“云岭工匠”“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肖时英研究提出,用云南大叶种白茶创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大有可为。
 
“白茶原产于福建,我们要虚心学习。我们也要发挥云南大叶茶的良种优势,创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超越传统的白茶,这就是我们追求和目的,也是我们开发白茶的指导思想。”86岁高龄的肖时英语重心长地说,要肩负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把握机遇,开创新局面,发展云南大叶种白茶,助推云南的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肖时英认为,发展白茶,云南大叶种优势明显,具有芽头大、耐泡、香气足、内含物质丰富、春茶发芽早等特点。通常情况下,一个云南大叶种芽头等同于3个小叶种芽头,而且在春节期间许多茶区还是冰雪覆盖,云南的大叶种春茶已采摘上市。肖时英说,云南大叶种也有不足之处,比如雪芽100号,抗寒性差,气温冷凉地区不适宜种植大叶种。当然,由于抗寒性差,有的地区想发展云南的大叶种种植受气候条件限制,因此缺点同时也是优点,云南发展大叶种白茶可谓独占鳌头。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肖时英还说,近年来,市场对白茶的需求日益增长,是发展大叶种白茶的机遇期,同时有利于促进云南茶产业转型升级。
 
肖时英还特别提醒,发展大叶种白茶要在几个方面下工夫:要确立良种优先的发展理念,品牌(品质)与良种配套,一个良种同时也是一个品牌;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比如采摘也要有标准,按照采摘标准确定白茶的等级类型等;要抓品质工程,精益求精,除了做好种植生产加工等工作,还要注重包装等环节工作,防止潮湿等影响品质;要注重文化内涵和宣传,但是应忌炒作,要走高品质且价格亲民的发展路线。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普洱茶1001夜》第41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肖时英老师与爱人张木兰的普洱茶之路
 
为了与其他茶区的白茶区分开,肖时英还按采摘的芽叶分类,拟定了一批以“月”字系列的大叶种白茶,即月云芽(芽头)、月光白(一芽一叶)、月桂香(一芽二叶),文化内涵丰富,既含有诗词典故,又有创新性,也充分突出和体现地域特色。云南古树白茶后期具有较大转化空间,最近两年古树白茶得到不同公司的开发,同时得到很多茶友的认可,未来大有可为。

特此鸣谢:本图文由《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供稿,版权与本网无关。

【《普洱茶1001夜》更多内容推荐】

《普洱茶1001夜》第30天:普洱茶熟茶批量发酵到普洱茶357克计量单位的形成过程

《普洱茶1001夜》第31天:普洱茶中的号级茶,以及号级茶的特点

《普洱茶1001夜》第32天:乾利贞宋聘号丨十年如一日寻找一个号级茶的艰难岁月

《普洱茶1001夜》第33天:同庆号丨号级茶中的佼佼者

《普洱茶1001夜》第34天:百年福元昌号级茶的传奇历史

《普洱茶1001夜》第35天:车顺号,瑞贡天朝号级茶的不朽见证!

《普洱茶1001夜》第36天:同兴号与同昌号

《普洱茶1001夜》第37天:敬昌号与陈云号曾经的辉煌与没落

《普洱茶1001夜》第38天:诸葛亮与普洱茶的故事

《普洱茶1001夜》第39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张顺高与普洱茶的不解之缘!

《普洱茶1001夜》第40天:普洱茶名人故事汇,文豪余秋雨与普洱茶的渊源!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