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一群人聚在一起喝茶,茶客甲抿一口茶汤,一皱眉,道“茶汤香甜,尤其兰花香,扑鼻而清幽”,众人点头。这算是喝茶入门了。
茶客乙端起另一杯茶,一饮而尽,连连咂舌“这茶喉韵很深,框架感很强”。众人扬眉。嚯,这是遇到喝茶高手了。
轮到茶客丙,只见他凑近茶杯闻了闻,整杯下肚“啧,这滋味,古树纯料,落水洞茶无疑”众人瞪眼。这都喝得出来,莫非遇到“茶神”了?
茶圈里,时常有这种疑问,喝茶真的能喝出山头吗?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大神?

笔者只能说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仅凭口舌中滋味便能分辨普洱茶山头,是非常难的,且一款茶,通过不同投茶量、水温、冲泡手法等改变,还能呈现出易武、临沧、班章等不同茶区特征。
但也不可否认,有些资深茶客、茶农、茶界专家等,对各山头都有了极致了解,才能喝出个大概。
同一山头成茶口感差异性

云南普洱茶一山一味,是大众的广泛认知。实际上,由于生态环境、制茶工艺等问题,普洱茶也可以说是一寨一味,或者是一户一味。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是因为同一寨子中的茶树,滋味也会不同。
茶树生长坡度的高低落差,周围混生的植被,以及每棵树不同阳光照射量、阴阳面不同,都会对每一片茶叶滋味产生影响。
其二是因为普洱茶制茶工艺多采用手工,而手工制作必然会带来滋味、品质带来的差异性。
每一个村寨,不同茶农的杀青工艺不同,且没有标准,就算让同一个茶农制作一样的茶,都难以保证滋味能达到一致。

因而在诸多因素作用下,笔者认为每一个村寨,都很难拿出一款标准来代表这个寨子的茶品风格。即使有,茶山各寨也有很多相类似的茶品,又怎样通过一口茶汤断定它的出处呢?
说到这,有些茶友就说了“老曼峨,我一口就能喝出来”。云南苦茶有十几种,并不是只有老曼峨,老曼峨苦在云南苦茶种里还排不上前三,且老曼峨还分甜茶,所以“苦”也并不能代表老曼峨。
如果说同是今年的新茶,而来自两个地方,一个勐库,一个易武(必须具有一定地域特征,不一定是纯料,但过多的拼配一定会影响滋味的判断),就很容易喝出不一样的茶汤口感,勐库的茶厚而不重,汤质轻盈,下沉型香气更多;易武的茶细腻柔甜,汤感相对厚重,香高水柔是最大的特点。
等等诸如此类的地域判断,也是建立在对某个区域的茶喝得多了,总结出来的可供参考的品质特征。
另外,针对有些年份的老茶来说,喝出山头相对就更难。且不说原料转化之复杂,就是仓储这方面就有一定影响。
以广东仓和昆明仓为例,昆明仓五年陈期的普洱茶,在广东仓只需三年,且受仓储环境影响,茶品口感滋味的变化是难以推测的。
譬如一些优质拼配型班章茶,在陈放十多年后,浓厚霸酽气韵逐渐褪去,呈现出温润平和的滋味,这样的茶仅靠喝,就很难辨别具体山头。

要辨别大产区风格,新茶和少一些拼配的茶,才不容易影响你对滋味的评判。
就拿普洱茶产区来说,临沧地区汤质偏轻盈,普洱地区偏寡淡,勐海地区偏浓郁,古六大茶山地区偏香柔,茶友们可以作为参考。
综上,不同山头有不同滋味,同一山头滋味也有差别,仅靠品饮喝出山头是很不容易,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茶友们要想进阶成为大神,还是要多了解,多品多看多问。(本文系说茶网原创文章,作者:西蒙、说茶网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