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仓;本来是指普洱茶的储存地方。但所谓的‘干仓’和‘湿仓’却不是指茶饼所处的仓库湿度,是指茶饼本身的状态,即茶饼本身受到潮湿水气影响的程度。
越是受到水份影响大越是偏向是‘湿仓’储存,以目前人工快速陈化的茶仓,不同于自然环境,增湿增温不通风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香港仓与广东仓储。
香港仓和广东仓因为长期储存老茶品,加上经验累积,所陈放出来的茶品别俱风味,可说具有市场的区别性,无可取代的地位。
昆明仓储为近几年来后起之秀,目前较好的茶仓是以相对温湿度并通风的概念,藉由新茶本身湿度在一定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环境下自然后发酵,不同于广东仓、香港仓储的老仓陈味。
普洱茶经过若干年后,口味变得有韵味、醇和、好喝,是后续储存出来的结果,因此,不同的储存环境及方法,会转化出不同口味的陈年普洱茶来。
茶友在购买普洱茶的时候,要分开认识‘干仓’和‘湿仓’,就是因为两者的口味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期,同一款式的茶品,只要储存的状态不同,它们的口味可以说南辕北辙。
生茶经过快速陈化处理,其优点在于能立即将苦涩度降低、汤色转红、滑口带甜,而熟茶则能将渥堆味快速去掉,汤质滑润,出现明显陈香,也就是说二者共通点,入仓能将新茶的刺激味快速消失。
“湿仓普洱茶”的原因:普洱茶是一种很特殊的后发酵茶,生普洱茶需要时间仓储转化而且是越陈越香。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广东,茶商根本不可能把茶饼存上二十年才卖钱,为了使普洱生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不刺激且较为醇和的口感,于是大幅提高储存环境的湿度,故有所谓的‘湿仓茶’之出现。
“干仓普洱茶”的趋势:普洱茶要纯‘干仓’(因为是指相对湿仓而言),就是一个纯字,使储存温湿度相对较低,陈化比预期(例如昆明仓比广东仓,陈化速度慢)中慢。
辨识干仓和湿仓茶品:
干仓特点:茶饼干净、油亮、有光泽、不灰暗、条察清晰、茶香较鲜爽,茶汤较为浅至中栗红色、通透、有光泽,叶底有活力、有柔软弹性、栗红之中仍带有青色、没有黑条,干仓的生茶放在白色的瓷杯里摇晃几下,茶油下去的特别快,不在茶杯内壁留下痕迹。
湿仓特点:茶饼不太油亮、欠光泽、稍为灰暗、茶饼有点模糊感,或许会呈啡色的状态,如未退仓,可能带点霉,茶汤较为深栗,不通透,如“重入仓”甚至出现黑黑的茶水味,叶底泛红,弹性略差,叶色可能不均,如重入仓甚至出现黑条或炭化的茶叶,湿仓的生茶放在白色的瓷杯里摇晃几下,茶油下去的慢,在茶杯内壁留下明显的痕迹。
影响普洱茶品质好坏的因素,除了原料、工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仓储。普洱茶的储存有干仓和湿仓之分。湿仓是普洱茶在发展过程中兴起的一个概念,其原因是人们为了使新鲜的普洱生茶能及早饮用,采用的一种缩短普洱茶陈化期的存储方法。
这种方法是靠改变普洱茶的存储环境来实现的,对普洱茶的品质有很大影响。那么该如何鉴别干仓、湿仓普洱茶呢?
什么是干仓和湿仓?
湿仓,是一种加速普洱茶转化的捷径催熟法。即将普洱茶放在一个潮湿、高温的环境让其加速发酵,湿仓没有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的控制,所以出来的茶很多有比较重的仓味儿,存放不好的湿仓茶甚至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如霉变等。
干仓,简单的理解就是将普洱生茶自然存放于温度湿度适宜,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自然发酵。干仓储放,属于普洱茶自然陈化的过程,有利于保持普洱茶的本质及其真性。但中国太大,各地气候条件迥异,即使是自然存放的同一款的茶,几年后转化的程度都会不一样。
例如广东、台湾气候湿润,常年温度较高,因此这里的普洱茶转化的速度会快很多,而云南、北京地区常年平均温度、湿度较低,存放的普洱茶转化会慢一些。
鉴别干仓、湿仓普洱茶的四大要点:
外形。干仓普洱茶条索紧结,发酵均匀,油光润泽,颜色鲜润,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充分展现了茶叶的活性;湿仓普洱茶条索松散,颜色暗淡无光泽,呈黑绿色,且茶叶表面或夹层披白霜,或留有绿霉或灰霉
气味。干仓普洱茶有陈香味,味道清香干净;湿仓普洱茶由于霉变,打开包装会有一种霉味,即使经过数十年的陈化,霉味已经闻不出来了,但湿仓茶泡出来的茶汤中仍然会有霉味或泥味。
汤色。干仓普洱的汤色是栗红色的,清澈明亮,陈期在数十年以上的,略转深栗色。如干仓陈化的下关铁饼,茶汤呈鲜栗红色,是典型干仓生茶的汤色,而百年同庆老号普洱茶,已经转向深栗色了。湿仓茶的茶汤像熟茶一样,呈暗褐色或黑色,如七子铁饼普洱茶,茶汤呈现暗褐色,是典型湿仓茶的颜色。
叶底。干仓普洱茶的叶底是果黄色至深栗色,质地活性柔软,其生茶的叶底,在干仓长期陈化过程中,颜色变化不大。湿仓普洱茶的叶底,是暗栗色或是黑色。湿仓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很相似,但熟茶叶底质地干硬,而湿仓生茶叶底质地具有一定的柔软弹性,但缺乏活力,部分呈腐烂状。
茶贵真,强调真香、真色、真味。茶人论茶,以“真”为美。能经得起时间的等待与考验,才是一款好茶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拔苗助长,贪图捷径反而容易失去普洱茶真正的价值,结果得不偿失!
1、从外型辨别
干仓普洱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湿仓普洱茶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
2、从气味辨别
一般正在发霉不久的,或发了霉又加密封,一打开时,从茶品中会发出一股霉味。如果发霉很久了,则型茶本身已经闻不出霉味来,但在茶汤中仍然有一股扑鼻的霉味。如果发霉超过二、三十年以上,茶汤中的霉味会很弱,甚至闻不出来了。
3、从汤色辨别
干仓生茶的汤色是粟红色,陈期在七、八年以上的,略转深粟色。如干仓陈化的圆铁普洱茶,茶汤呈鲜粟红色,是典型干仓生茶的汤色,而同庆老号普洱茶,已经转向深粟色了。湿仓茶的茶汤,像熟茶一样呈暗粟色,甚至变黑色。
4、从叶底辨别
干仓普洱茶的叶底是粟黄色至深粟色,质地活性柔软,其生茶的叶底,在干仓长期陈化过程中,颜色变化不大。我们常常称赞将近百年的同庆老号普洱茶,将当年的活力泡出来,主要也是赞颂它的叶底呈现出新鲜粟色,使人感觉如新鲜东方美人茶的叶底,将我们的情怀带回百年前,易武大茶山那种心旷神怡。湿仓普洱茶的叶底,是暗粟色或是黑色。湿仓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很相似,但熟茶叶底质地是干硬的,而湿仓生茶叶底质地则保持柔软,且富于于弹性。
湿仓普洱茶有哪些特点?
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入相对湿度在80%以下的仓库里,让其缓慢自然陈化,产生“陈香”品质,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普洱茶”。
“湿仓普洱茶”是将干的紧压青茶成品放入潮湿环境(在仓库内采取加水的方法使其相对湿度大于80%),有的也将人工发酵的普洱茶放进湿仓处理,让其快速转化。或将晒青毛茶通过“湿仓”处理后再行压制。
通过湿仓处理,有较明显的“湿仓味”,茶色显旧像,有部分茶叶外包装还作了和过去相象的仿真印刷。过分加湿,就会出现茶叶严重霉变,有的甚至滋味变淡,失去了茶叶原始的香活浓厚。
“湿仓茶”与人们品茗、健康、保健、生态、有机的追求和要求都是背道而驰的。
如何鉴别“湿仓茶”?
干仓陈年普洱茶以汤亮、醇和、温润、香高、甘甜、纯正称奇。而“湿仓”普洱茶除汤色变深外,茶汤滋味粗杂不醇,有强烈的漂浮感,缺乏沉着感。
严重霉变的“湿仓”普洱茶大多气味霉浊,失去茶叶应有的光泽,给人以欠纯正、不自然的感觉。霉变过的“湿仓”茶的香气与干仓普洱茶差异较大,难以混同。
对于欲鉴别“湿仓”普洱茶品质的人来说,只需按照科学冲泡的基本原则:选择较多的投茶量、较高的水温、较长的浸泡时间,采用重复冲泡审评法,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再看其叶底,即可辨其品质优劣。(作者:小宝,来源:普洱茶文化馆,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