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越陈越好喝,不放个三五年是难以发挥普洱茶的价值的。
想买陈茶吧,市面上的陈茶贵出天价;想自己存储吧,又极易存坏。
怎样才能喝到好的陈茶呢?或许是时候到东莞去逛逛了。
“莞式藏茶”必出精品
东莞,又称“莞城”,居“广东四小虎”之首,以庞大的制造业集群而出名,全国一大部分廉价的手工业产品和电子配件皆出于此。或许是一座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撑起来的一座城市,很多人都很难把东莞与一线城市划上等号。
然而不可小看的是,东莞在茶叶界是个神圣的地方,是各类陈茶的“朝圣地”,被誉为“藏茶之都”。
东莞不产茶,但全世界的各种茶叶,在东莞的大小茶城、大小茶仓中都可以找到。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东莞的民间普洱茶收藏数占据了云南每年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民营企业私人藏友手上的普洱茶存储量高达45万吨,甚至影响着全国普洱茶市场,老茶保有量和老茶交易量都位居全国第一。
物以稀为贵,老茶在全国其他地方可以靠信息不对称卖出高价,而在“藏茶之都”的东莞,各种价位的好陈茶你都能找到,“莞式”年份茶的价格最能真实体现陈茶市场的状况。
东莞人爱藏,会藏茶,“莞式藏茶”、“莞藏靓茶”早已成为东莞的一张名片。甚至圈内人称赞说:“流经东莞的茶叶会成为好茶叶”。
“东莞仓”成典范,各大茶企落户东莞
上世纪90年代,大量的港台企业家来珠三角做起普洱茶投资,同时给东莞带来了普洱茶文化和仓储意识,东莞民间兴起藏茶之风,藏家们不断兴建各种茶庄仓、家庭仓,后来企业入驻,各大茶企巨头纷纷落户东莞,建起“东莞仓”,涌现出天得茶业、双陈普洱、昌兴存茶等一批大型专业的企业茶仓。
资深的茶企一般都会选择把东莞茶仓作为大规模收藏优质熟普的地方,而原产地云南存放生普,广州则作为流通仓。
从私人收藏发展到企业设立存储仓库,最后演变为设立企业专门存储的茶仓,东莞的藏茶经验和专业水准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完善,发展为国内各类地区茶仓中名气最盛的一个。
东莞在收藏仓储普洱茶方面的商业探索超过了原产地,东莞茶仓特别是“大仓”存放的普洱茶,在进入市场之后都会成为主流产品。
经过东莞流通的茶叶,在质量上都会有一定的保障,“莞藏好茶”的说法越传越开。
“东莞仓”的仓储技术也因此逐渐成为成为国内的仓贮标准体系。
独树一帜的藏茶技术
“莞藏好茶”自然离不开“东莞仓”,为何“东莞仓”如此独特,在全国其他地方难以复制呢?
温度25℃~35℃之间、相对湿度40%~70%、通风且无异味,是存放普洱茶的最佳环境。
行业里有“老茶主要看仓储”这么一说法。在不同的仓储环境下,即使是同一款茶,也会存放出不同的口感。仓储的好坏影响着普洱茶的口感与茶气。
影响仓储好坏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茶叶原料、茶叶紧压程度、仓储湿度、仓储温度、仓储环境中的有益菌群和时间。而这六点必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才能陈化出一款好茶。
一片好茶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样的温度、什么样的湿度以及什么样的有益茵群的作用,行外人是知之不多的。
一个仓储就代表了一种茶。每个藏家都有自己的仓储数据,一般愿意开仓给人看的并不多。
经过十多年的仓储研究,东莞藏茶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仓储理论,并打算建立一套科学仓贮标准体系,向外公布,推广“东莞仓”技术。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东莞仓”的生态仓储系统。
一、网络技术为手段,建立模型
依据茶叶中的微生物与仓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结合东莞的气候条件、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进行茶叶的存放及陈化,构成整个生态仓储系统模型。
二、科学先进的的茶仓管理系统
仓储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仓储的温度、湿度的严格控制,来实现对仓库茶品的跟踪,其快捷、准确、自动化的手段,能全方位监护好每一客户的每一款茶的基本动态,确保每一款茶的健康、安全的存放。
三、科学独立的陈放区域
分别在仓库内设立“除尘区、待检区”,对每批入库前的茶叶先进行感官审评、技术理化分析、在这些细节上保障每一款茶的健康、安全的存放。
四、自然生态仓储技术
采用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来调节茶仓的温湿度及通风透光情况,以最自然的存放方式使每一款茶的品质达到最佳。
东莞茶藏家对待茶严谨态度实在令人叹服,“莞藏好茶”的背后都是东莞茶藏家对茶深切的惜茶之心。
如果你还在寻找自己心仪的陈茶,不妨到东莞茶博会上转转,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作者:茶小貳,来源:远山有茶,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