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弯弓古树茶条索粗壮,松紧适度,叶片长,芽头肥壮显毫,叶底肥嫩厚实。汤色金黄透亮,蜜香馥郁,香气层次感明显,微苦,但瞬间转化开;几泡之后,茶汤清香浓郁伴山野之香,茶汤香甜如蜜、入口细腻饱满,滋味醇厚,茶气柔而刚,汤质感很好,韵味悠长,生津强烈,水路细腻,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叶底肥厚活力,油润而显光泽。
弯弓古树茶以其独特的茶质及特殊的香气独自成韵,带有独特的原始森林气息。
由于茶树树龄极大,有着不可替代的醇和度,堪称易武茶中的极品,是至柔至美的好茶。弯弓古树茶茶香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的山野芳香,即便弯弓茶的价格高昂,还是在众多的普洱茶中,独树一帜,备受欢迎。
易武茶区素有"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的说法,这里有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弯弓古树属于易武“七村八寨”中的丁家寨,从丁家寨到弯弓,要骑摩托车一个多小时,在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这里终年四季如春,雨水充沛,终年人烟稀少,少了世俗喧哗,古茶树在原始森林中自由生长,旷野粗放,最大限度保证了弯弓古树原生态品质。
古茶树生长在1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原始森林中,由于海拔高,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而逐步减少,从而使茶叶的苦涩味减轻,茶叶中的氨基酸和芳香物随之不断上升。
据史志考证,弯弓的繁荣还要早于老曼撒,早在一千多年之前,就有少数民族在此种茶,弯弓茶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茶树品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朝咸丰年以来,弯弓曾有千家寨之称,有四百多户人家,人口很多,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大寨子。弯弓大寨分为汉族寨、回族寨,回族寨盖有清真寺,汉族寨盖有关帝庙。弯弓的关帝庙是六大茶山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点金,当时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虽然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是依然可以从遗址上看出当年庙宇的雄伟。
弯弓衰败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瘴疠流行;二说是民族械斗,由于挫伤太重,以至于在民国时期也未能复兴起来。弯弓古茶园破坏较为严重,烧毁太多,现已看不到成片的茶林,从而也增加了茶叶的采摘难度,即便是到达茶山,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翻山越岭的去选择茶树。零星小片的居多,分布在生态极好的原始森林里,呈一大片的很少,不像麻黑、落水洞有连成片的大面积古茶园。
采摘这里的每一片茶叶必须得战胜蚊虫、战胜寂寞、战胜劳累,翻越遮天蔽日的森林,跨过瘴气叠生的弯弓河,再驾驶摩托冒着生命危险在湿滑的林间小道上穿梭,最后才能将这一点点大山精华呈在茶客的眼前。
弯弓茶不似班章的狂猛,不似临沧的阴柔,是一种深沉悠远的古韵,把你带入飘渺的境地,让你通体清透,心灵随之澄碧。
弯弓的茶现如今全部属于丁家寨瑶族人的。相同的人种,不同的是茶地和茶。也就是说弯弓茶和丁家寨茶都是属于丁家寨的人,不同是两个地方的茶,生态不同,茶质也不同,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采摘和售卖过程中,两个地方的茶都是分开卖的。丁家寨的人都具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大家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和名声,定了规矩,禁止喷农药,施化肥,一旦被发现,那家人就被禁止卖茶,
弯弓大寨的古树茶把易武重重叠叠的云雾、直冲云霄的古树幽韵都藏于内质,想那参天古树,历经着千百年的寒潮、风雷、霹雳,欣赏着亘古不变的雾霭、流岚、虹霓。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美丽。(来源:正源茶,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