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台湾木栅铁观音属于什么茶?台湾木栅铁观音属半发酵的青茶,是乌龙茶类中的极品,主产于台湾北部。1875年至1908年间从福建安溪引进,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因此地土质与气候环境均与福建安溪原产地相近,所以生育良好制茶品质亦十分优异。
木栅茶叶公司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间)派茶师张乃妙、张乃干兄弟前往福建安溪引进纯种铁观音茶种,种植于木栅樟湖山区(今指南里),而有木栅铁观音茶的开始。
木栅铁观音特征
其成品茶最大的特色是具有一种明显的韵味称“观音韵”或“音韵”,是用铁观音茶种,配合长时间炭火烘焙,让茶中芳香物质转化,火香与茶香结合,形成非凡风味。与安溪铁观音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火香味明显,确切的说木栅铁观音属于炭培铁观音香型。
木栅铁观音的茶苗与製作方式均承袭自福建安溪,铁观音在台北木栅落地生根,遵循古法製作过程繁琐,焙火时间长,每一口茶都有其独到的一面。
木栅铁观音是一种结合产地地质、品种季节、发酵、烘焙的特殊茶叶,所以在品饮欣赏铁观音是多面性的,对铁观音初期接触者,大多只是闻到焙火香及茶汤苦涩味,在这个阶段你很可能对木栅铁观音产生误解。
其实铁观音焙火味一般是在泡茶或刚焙好没多久的茶叶才会比较明显,当焙火味逐渐转淡时,花菓香,并带一点焦糖香显现铁观音应有的熟菓香,二~四泡花菓香转淡清香,季节性的蜜香及品种香、地质味随之而来,香气变化令人回味无穷。
铁观音生态,叶面每片都受日光充分照射,茶质厚重,因此茶汤入口舌尖微涩,当你用舌头向上颚接触时,则感受到一层厚实的茶汁在舌面上,茶汤入喉甘味随之由颊后显现生津之效果,久久不去,口腔内的茶香于呼吸中入口穿鼻而出,更是令人惊艳。
木栅铁观音的种类
在铁观音原产地福建安溪,铁观音与其他色种明显区别开来,铁观音品质与色种有着很大的区别。安溪铁观音是兰花香“观音韵”,台湾木栅茶叶则带有熟果香,花香味。
而台湾木栅铁观音所指的范围就比较宽泛一些,因为铁观音茶每季度的最佳采摘时间最多为15天时间,茶农为了增收,以及均匀分配采茶人手,故而种植少量的四季春、武夷、梅占、金萱等,所制成的茶也称铁观音。
尽管都叫铁观音,但是品质还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台湾茶叶界对于正宗的铁观音取了个别称,叫“正欉(cóng,同丛)铁观音”。
正丛铁观音在茶树上还是很容易就能区别的,正丛铁观音与一般铁观音的区别为,在茶树的生态,正欉铁观音横张枝,叶面折皱,主叶脉不正中,叶边齿序大小不一,排列不一,一般茶叶则无完全相同之处,鲜叶叶梗较粗大,叶片也比较肥厚。
木栅铁观音和安溪铁观音一样,以红心歪尾桃茶树制作成铁观音乌龙茶为上品。

红心铁观音红色芽叶
俗话说:一方水土,滋养一方茶。来到台北木栅猫空,取当地农家过滤干净的在地水,烹沸品茗“木栅铁观音”。
冲泡后,将茶汤饮下后,口内的舌面有一层厚厚的茶汁付在其中,不久就会感喉头生津,冲泡第二,第三泡茶汤,让茶汤慢慢品饮,再将口中的茶香用鼻孔向外吐气,即可感受到铁观音的香甜,接着再喝少量温开水,舌尖即可感受到铁观音的甘醇。木栅铁观音乌龙茶的特色在于其味浓而醇厚,微涩中带甘味,也有醇和的弱果酸味,经多少次冲泡仍能甘醇回韵。
台灣鐵觀音佳產區在台北木柵,制法還是傳承自清代光緒年間的技術,約在清末民初之際自福建安溪引進鐵觀音茶苗及鐵觀音製茶技術至木柵,至今仍基本保留了當時的製作工藝。
與大陸目前盛行的各種清香型鐵觀音、綠觀音截然不同!其香氣滋味,醇和厚重,入口生津回甘,若為正欉鐵觀音,還有明顯“觀音韻”,“桂圓香”!
木栅铁观音以炭焙成为最大特质,让人联想起褐色外皮的龙眼,粒粒如豆,茶面油亮,掷入杯中,发出有如铁粒般的叮叮之声,可为实至名归的铁观音。
未经焙火或轻焙的铁观音茶汤呈黄色至橙红,中焙火或重焙火的铁观音茶色,则呈橙红至棕红,茶汤色泽明亮可见杯底,茶汤表面则有油亮般的光泽。
正丛铁观音于茶干,表现则较一般茶沉重,枝梗较胖,也较短。冲泡后正欉铁观音茶汤较浓,入口茶质较重,有明显馥郁的火香味及花果香,并有特殊之品种香。
木栅正丛铁观音茶特殊口味及香气的形成,除了优良的产茶环境为基础外,其特色香主要来自于铁观音之传统制法布包团揉,文火烘焙技法,二度轻酦酵产生之弱果香,为木栅铁观音之独特茶香。
木栅铁观音的产茶环境
说起产茶环境,木栅铁观音的地理独特,与原产地安溪差别甚微,是生产铁观音茶的天然宝地。
木栅铁观音木栅茶区位于指南宫南面起伏山岗,木栅茶区多属东照山坡,安溪也是,茶区气候温和,木栅地质褐色或浅红色泥土,砾石混合,排水性,保湿性,透气性好,地处信风带,长年雨量充沛,茶树在雨水或水雾气滋润下,铁观音茶树生长良好。不仅产量提高,而且内涵丰富,品质优良。
它的茶树和其它的茶树比较起来,有相当大的差异,其植株枝条生长较粗疏横张,产量较低,生长的茶青茶面柔软,叶面肥厚,叶面较多皱折但较厚实,又因叶面多向阳,造成茶单宁等成分较高。
木栅铁观音采制工艺
与安溪铁观音不一样的第二个地方,就是木栅铁观音一年可采摘五季,即:春、夏、暑、秋、冬,品质春、冬最好。选购木栅铁观音应尽量选择这两季茶叶。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夏、暑、秋茶品质正逐步提高。
制作方法基本沿用安溪铁观音制法,只是相对传统一些。制茶的流程:采青、晒青、凉青、摇青、静置、炒青、包揉、簸拣、包装、销售。
木栅铁观音如何品鉴优劣
木栅铁观音大多数的人在初尝铁观音茶时,常认为其茶味较别种茶叶苦涩,但是当您用舌尖与上颚接触茶汤时,将会感觉到有一层厚厚的茶汁,之后再喝一口温开水,马上就可以体会出铁观音茶的茶汤之美,的确与众不同。曾经有人说铁观音茶是较属于男人的茶,如果将铁观音茶汤置凉之后,再喝半口含于口中,让茶汤在口中慢慢温热,此时,您将能感觉铁观音茶独特的浓郁茶香。
干茶外观
属于上选品的铁观音。条索圆结,卷面呈蜻蜓头形状或半球状,叶厚沉重,叶边镶红色、叶腹绿色、叶蒂呈青色、整体呈深褐色。形状粗大、条索不紧、不卷曲者次之。
茶香
干茶呈甘浓香,冲泡后香气浓厚清长,呈纯和的弱果酸味道,回甘留香者为上选品。无弱果酸风味,回甘力弱者次之。泡的茶并不倒掉,留待早上起来闻冷香。木栅铁观音不同于岩茶和单丛的花、果香,而是非常鲜明的可可香。
茶汤
铁观音的上选品冲泡后的汤色呈鲜明金黄橙色,杯底澄清明亮。次级品的汤色呈暗黄色或略带红色。
茶味
上选品的铁观音,滋味醇厚爽囗,浓而醇厚,微涩中略带甘润。汤味苦涩且淡,或有水焦味者均属次级品。
叶底
泡开后的叶底边红,叶中心部份呈浅绿,叶片完整无缺,枝叶相连者为上选品。叶底无红边,呈褐色或灰黄色,且叶子破碎不完整者次之。

木栅铁观音茶底
木栅铁观音冲泡方法
选壶泡木栅铁观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使用紫砂壶冲泡。从这一点上跟安溪铁观音大相径庭,差异甚大。
壶宜宽不宜窄。圆壶优于方形壶,高统壶优于扁形壶;在烧结温度上宜高,同时以吸水性强的泥料为佳,朱泥与紫砂均佳,这类壶保温性佳,壶中茶汤不易降温,所以出水要适中,不宜久浸。又朱泥传导性强,更应掌握倒茶汤时机。
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务必将残留壶底的茶汤倒尽,才可免去铁观音茶碱的释出,影响茶汤的甘美滋味,反惹上咬舌钉住牙龈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