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选择合适的品茗杯,一个貌似简单而普通的问题,如果细细一想,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也许有人觉得,不就一个小茶杯吗,说的那么玄乎。其实不然,搭配好品茗杯不仅能彰显茶客的气质与品位,同时还是茶客展示自己的最佳场合,此外还能增加茶的韵味。因此,选好品茗杯不是一般的很重要。
一、何为品茗杯?
1、品茗杯简介
何为 品茗杯,对于新茶客来说,还是再啰嗦一下。所谓品茗杯,就是用来饮茶,赏茶色的茶杯。故此品茗杯多为白瓷、紫砂或者玻璃所制。
还有一种是洗茶品茗杯,包括一杯体和一杯盖,杯体为圆筒状,或为直径有变化的流线形状,杯盖扣接在杯体的口部,或以螺旋扣接在杯体的口部,其中,所述的杯体内壁的近杯口处有一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挂设有一半圆形板芯,该半圆形板芯的直径两端处各延伸有一挂耳,该二挂耳与所述的环形凹槽环向动配合。
洗茶品茗杯具有可随意活动的半圆形板芯,沏茶时先行摇荡洗涤后,滗去洗茶水,再注水、浸泡、品饮,即可洗茶,又可赏茶,品饮时无茶渣进入口内,携带方便,即可防止污染,又可啜纳茶之精华,从而有益于健康,无污染之虞。
2、品茗=品茶
品茗可不是像在“马克杯里扔一袋袋泡茶,到饮水机里接一杯保温的热水,稍稍放一会,端起就喝”,这么简单,这样的喝法,不能称之为品茗,顶多算是喝茶。那么,什么才是品茗呢?
所谓品茗就是品茶啦,品茶,就是品评茶味;饮茶。 明 杨慎 《和章水部沙坪茶歌》:“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 柳亚子 《寄毛主席延安》诗:“云天倘许同忧国, 粤海难忘共品茶。”可见,品茶实际上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那么,既然是品评茶味,一个人肯定品评不了。因此,至少也得二三人一起品茗才有氛围吧,人到齐了,再配上优雅的音乐、和谐清幽的装饰,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实际上,我们一般都是家庭饮茶,很难达到小桥流水等高雅意境,环境是固有的,难以选择,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质地优良的茶叶,纯净的泡茶水质,以及得体的冲泡方法,还可以从茶器入手,选择较为精美的茶器来营造,而茶杯是精美茶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杯该如何选择就尤为重要了,那么品茗杯选择有什么技巧呢?
二、茶道品茗杯的选择技巧
技巧一
一只好的品茗杯,它的杯口必须是平滑的,怎样判断它是否平滑呢?将茶杯倒扣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按住杯底,将茶杯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若有叩击声音,则多半表示杯口不平滑,反之则平滑。
技巧二
杯底平滑也是一只合格的品茗杯的重要标志之一:将茶杯放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按住杯口,将茶杯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有叩击声音,则多半表示杯底不平滑,反之则平滑。
技巧三
选择品茗杯应遵循“小、浅、薄、白”的原则:小则一啜而饮;浅则水不留底;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一般以瓷质品茗杯最为多见。当然,这也因个人喜好而有所区别。
技巧四
茶杯的大小应与茶壶相配:小茶壶适宜与容水量20-50毫升的小茶杯搭配,大茶壶则应与容水量100-150毫升的大茶杯相配。
技巧五
茶杯的杯身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盏形茶杯饮茶无需抬头即可将茶汤喝完;直口茶杯则需要抬头才可以将茶汤喝完;收口茶杯则需要仰头饮尽茶汤。
三、品茗技巧
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
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具体握法如下:
1.“三龙护鼎”持杯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无名指和小指收好。
2.女士诺要表现仪态端庄,持杯时可轻轻的翘起兰花指。
3.男士若要表现大权在握,持杯时最好将手指并拢。
四、品茗步骤
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具体包括:
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 ,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容易烫手,且不恭敬。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 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即清洗,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