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特色茶叶之竹筒茶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傣族特色茶叶之竹筒茶

竹筒茶属于紧压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和文山州广南县的底圩、腾冲县坝外等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采用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云南古老名茶品种之一。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傣族喜爱制作和饮用竹筒茶。西双版纳竹类资源丰富,常见用来加工竹筒茶的竹子有香竹和甜竹两种。

傣族竹筒茶把古树普洱茶的花香、蜜香、果香与竹子的清香有机结合,开汤后竹香四溢,茶香满屋。竹璧膜与竹汁的独特味道又使竹筒茶具备了山野风韵,耐人寻味。竹与茶的完美结合,别具一种人文的气息,体现出古代名仕追求的君子之风。
选用最地道的原料,就地取材,就是竹筒茶加工的精髓。

竹筒茶的加工工序,首先把一棵棵刚砍不的竹子锯成若干一端带节的竹简备用,然后把采回的茶叶鲜叶在铁锅内翻炒杀青,待茶叶变软、颜色深绿时,倒在竹席上,用手反复揉捻,再把揉捻好的茶叶装入竹筒中,并不断用一根细木棒春实、压紧,最后再用青竹叶把竹筒口堵上,在火塘边均匀烘烤15分钟至30分钟后,剖开竹筒,即成一筒一筒的竹筒茶。

竹筒茶还有一种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的加工方法,即将晒青毛茶分3次或5次放人一节新鲜的竹筒中,每次放入茶叶后都要塞好竹筒口,再将竹筒放到炭火上烘烤,鲜竹筒受热后在竹筒内壁溢出又热又香的水汽,使筒内的晒青毛茶回软吸香,这时应马上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叶春实、压紧。这样反复几次后,即可获得一筒香香的竹筒茶。

香竹筒茶,一般选用直径为3厘米~5厘米的香竹筒,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细嫩的一芽二三叶鲜叶原料加工而成。这类香竹筒茶品质优异,外形呈棒状,白毫特多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并有馥郁的茶香和独特的竹香,令人陶醉。

直径5厘米~7厘米的香竹筒茶和直径10厘米以上的甜竹筒茶多以较粗老的鲜叶加工而成,这类竹筒茶汤色较暗,但滋味浓醇,回味持久,香气亦佳。竹筒茶贮藏两三年仍保持原有品质不变,若经长年储藏,可演变形成普洱茶独特的汤色、香气或滋味等品。(作者:只开一夏,来源:普洱茶圈,图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