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提到「茶」,大多数人对茶的印象,不外乎,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茶还是「老气」的代表词,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喝茶的人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好像只有父母往上那一辈的人,才喜欢喝茶。
确实,这是社会对茶的固化认知。另外,在传统文化里,茶还代表着一种深邃的人生态度。
我们小时候不喜欢喝茶,是因为喝上一口,总觉得有些苦涩留在齿间,也很好奇,为什么大人们会这么喜欢喝茶,完全没有甜味。
一个朋友说,长大后,终于知道了大人爱喝茶的原因。
小的时候,家里盖房子,建筑工人总会在劳作后,泡上一杯茶,然后大口大口的喝。
完成劳作后,「喝茶」就成了这些建筑工人休息的一个仪式感。
看着他们喝茶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喝的不仅仅是茶,还有「生活」,他们品的也不仅仅是茶的味道,还有生活的味道。
当年的我们都已经长大,也开始慢慢喜欢上了喝茶。办公室里总备着各种茶包,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后,先泡杯热茶,然后才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或者跟同事一起点几杯奶茶、水果茶,工作之余,喝几口茶润润嗓子。
茶,缓解的,是一天的疲惫感。
小时候不喜欢喝茶,那是因为幼稚天真,单纯不喜欢苦的味道;
长大后喜欢上了喝茶,那是因为经历生活后,知道了生活并不是只有甜,苦也是其中一味。
所以,茶文化在传统文化里,更多代表的,是一种人生。茶文化,也只有长大后的我们才能领略到精髓。
不仅仅是现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茶文化,但其实,饮茶习惯从古代开始已经有了。
喝茶在中国流行几千年,很多古代文艺青年、文艺界弄潮儿,也喜欢喝茶、喜欢送茶当礼物。
苏东坡一生坎坷,却视茶如命,是一位熟谙茶道的高手。
他的弟子黄庭坚,也是北宋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在苏东坡历经贬谪黄州的政治失意后,应召还朝,予以重任。虽然春风得意,但同时也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黄庭坚知道后,选了一款高山好茶,送给爱茶的苏东坡。同时借茶之名,写了一首诗给苏东坡。
《双井茶送子瞻》: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扁舟向五湖。
黄庭坚委婉地借赠茶一事告诉苏东坡:要适时进退,好自为之啊。
黄庭坚对朋友的一番关切之情,可谓用心良苦、语重心长。
以茶送礼的背后,是一段挚深的朋友情。(作者:许徽音,来源:良匠人,图来源:南茗佳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