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茶可以称之为生态茶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什么样的茶可以称之为生态茶

可以说,在前工业时代,按现在的说法,所有的茶都是“生态”、“有机”的,因为那时没有化肥、农药、化学添加剂,更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而在当代,茶也好,食品也好,都反复强调“生态”、“有机”,或热衷于以此为卖点,正因为缺失。

上世纪30年代,有感于现代科学农法存在的严重缺陷与弊端,冈田茂吉(MokichiOkada)以中国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思想为本,首倡“自然农法”(NaturalFarming)。随后,福冈正信(MasanobuFukuoka)扬其波,建构了“自然农法”理论体系。

在他看来,尽管现代农业之所以能带来高产,是施用化肥、农药与使用机械作业的结果,这是一种“病态农业”。

他在著名的《一根稻草的革命》中说:“起源于刀耕火种的农业的发展史、满足人类欲求的农作法的变迁史以及文明进步的历史,其本身就是一部对自然破坏的历史。”

因此,“自然农法”是“一种充分反映自然的意志、祈盼可使生命永存的伊甸园重现的农作法”。“不耕地,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则是“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

日本、中国台湾对这种“自然无为”的农法,都进行了实践,尤其是作为茶产区的台湾,“自然农法”被尝试运用于茶叶生产。

从“自然农法”的定义及“四不”法则来看,如今同样备受追捧的“野放茶”最接近“自然农法”的要求。野放茶,是指经过人工驯化栽培,但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被遗弃,而长期处于自然生长、不受人为干预的茶树。但是,像这样存活下来的茶树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如果名副其实,价格自是不菲。

再回到“生态茶”,较之“自然农法”、“有机茶”,它的概念似乎更模糊,要求也似乎更低。

它追求的是茶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共荣,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茶叶生产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使茶叶生产与茶产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茶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提高。

归根结底,“生态茶”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茶产业是绿色产业,不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茶农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健康,更合理的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环境保护,值得我们每一个地球人的努力和付出!(来源:茶道传媒,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