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第一重:是存茶
《尔雅》:“存,存在也。”
这个是最基本的。有件东西在那里,心里踏实。有和没有,当然不一样。
当你出不了家门,看看家里存着不少好茶,随手就可以拿出一片感受一下。如果没有,去找,去买,就有了很多不确定性。
第二重:是藏茶
《说文》:“藏,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我们说好东西要收藏,这个和“存”的概念就不同了。藏,是一种积累,是一种文化。收藏和人发生了关系。
到了“藏”的境界,不光是追求有,还要追求好,追求精,追求有意思,这样才是收藏。
收藏重要的是有品味、有乐趣,并不一定要贵。冰岛曼松虽好,并非人人可享用,你能用十分之一的价格艳压名山,才更见你的眼光与手段。
藏,除了cáng,还有一个读音是zàng。我们说宝藏,是收藏有了品味,有了层次,有了数量。每种收藏有了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故事。当然,有了这些,就有了文化。
第三重:是养茶
普洱茶藏是基础,养才是关键。
《玉篇》:“养,育也,畜也,長也。”
茶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转化,不断的升华。如果只是“藏”,而不知“养”。那对于普洱茶来说,乐趣少了大半。
养茶不难,如果茶养不好,要么是茶本身底子差,工艺有偏差。要么是养茶的方式不当,不得法。
只要茶底子好,方法得当,一定可以看到变化。这个变化是岁月的积累,也是天地的精神。
看着茶由青涩变成熟,变醇厚,变雄浑博大,变气象万千,变幻出前所未有的境界。这是养茶之乐。
天炉地鼎,造化神奇。正是《易经》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种心灵的感悟与碰撞,与一般的收藏又大不同。
第四重:你猜是什么?是养人
人不仅在养茶,其实,茶亦在养人啊。
经常见到某些做茶人喝茶成伤,见茶生畏。可又有很多老先生茶寿过百。这如何解?
茶本来是滋养人的,若不识此理,则不易得其便。
以茶逐利,茶便是个工具;以茶养人,方是茶之大用。
茶经过时间历练,更加宜人,保健祛疾,对身体有益无害,这只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养人的情志。
养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的心沉静下来,你同亲友融洽起来,你的生活也美好起来。这便是养人的情志。
碰到烦心事,一泡茶变涤烦破闷,让你有了新的缘起。你心情舒畅了,这是茶的大用。
更何况,茶还在变化,你养茶,茶也在养你。人和茶,和自然有着美好的互动。茶在成熟,在升华,达到不同的境界。你又何尝不如此?
人养茶,茶养人,这是一个正反馈。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其实未必是高低之分,更可能是用心之别。茶之道,天地之道,人之道,本质上是相通的。
茶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方便,看你如何用它?(作者:明洲,来源:茗寿堂,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