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会“茶水分离”就超过了99%的人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茶,学会“茶水分离”就超过了99%的人

周末时间,聊点轻松话题。工程师也有生活,聊聊喝茶。

茶与可可、咖啡算是并列世界上的三大饮品。中国是茶故乡,茶发源,茶故里之称,历史上有唐陆羽的《茶经》一书,享誉海外,闻名遐迩。

茶最早的印象是家乡喝的大叶茶、小叶茶,大叶茶算是一种当地的茶,很小众的一种茶,与大家所熟知的大叶茶完全不同。查证了一下“这个应该是安徽霍山的最低级的黄大茶,流传方向是霍山黄大茶一山东莱芜老干烘一山西临汾东山(含长治部分地方)大叶茶,现在茶叶流向是霍山一临汾”。大家所熟知的大叶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普洱,主要品种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七子饼茶等。小叶茶也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其实是散装的茉莉花茶。现在对大叶茶基本上算是一种乡愁。每次回家返程的时候都会带上几包大叶茶,因其口感一般,也只能算是一解乡愁,聊以慰藉。

后来一次云南旅游的过程中对红茶“经典58”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这款红茶喝了好多年。算是埋下了喝茶的种子。只是在想起来的时候喝茶,频率也不高,就是一周一次。茶正式进入生活成为日常饮品是2014开始创业的时候,那时候工作压力大。每天早上泡一杯茶,饮茶的时刻是一天中属于自己的moment,一天的开始,有种仪式感。加之那时候开始喝的岩茶,那种浓郁、丰富的茶香,给自己一些心理的慰藉。算是正式成为了喝茶人,估计想来可能余生都有茶的陪伴,也是一件幸事。

身边饮茶的人不多,茶对于很多人来讲,有很大的误区就是“这是老年人做的事情”。“品茶,哪有这个时间,又苦又涩”。

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鸡汤就是“生活像一杯茶,虽然会苦一阵子,但是不会苦一辈子”这完全的人为设置的误区。

茶其实不苦的,99%人,不懂得茶水分离。如果学会了,慢慢就会品茶了。“茶水分离”就是投茶之后,前几泡的时候,8到10秒就把茶从水中抽出来,后面可以泡的时间长点。这样不会把茶喝成药汤。根据自己的经验,酌情调整泡茶时间,慢慢品尝茶所释放出的茶香。就慢慢喜欢上这种有特殊气味的饮品了。正所谓“爱屋及乌”随着喝茶的深入,对水、茶具、茶叶慢慢你就有了自己认知体系,买茶、喝茶的过程中慢慢就会有了自己喜好,怎么样才能喝上好茶,怎样才能泡出好茶,对于茶文化也会慢慢的了解,通过茶历史这个的锚点,重新审视一些之前理所当然的事情。算是多了一个慢镜头视角。一个人的时候,泡点自己喜欢的茶,慢慢喝,细细品。茶也算一种独处的陪伴。

茶,也是一门功夫。来自同一棵茶树的叶子,可以调制出千变万化的香。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中国这里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补充一些小资料,5分钟即可快速入门。根据生物发酵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茶

1、绿茶,不发酵的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的清香,如龙井、碧螺春。

2、黄茶,轻微发酵的茶,比绿茶更多了一份的柔和。如霍山黄茶。

3、白茶,不炒不揉的茶,最多的保留了茶的原味。如白毫银针、福鼎白茶。

4、半发酵的乌龙茶,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香气,经典代表是大红袍

5、黑,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在藏族的历史中被称为“甘露之海”,解油腻,补维生素,从唐就已经非常盛行。

6、红茶,全发酵的茶,兼收并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销售的量80%blacktea没有redtea这种叫法的,这里提醒一下。

至于现在还有有很多非茶之茶,像是水果茶,雪菊,这些都是后来新成员,算不上茶树系的,就不单独说了。(作者:左撇子华栋,来源:全栈工程师,图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