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水有讲究,为什么用自来水泡茶最难喝?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泡茶用水有讲究,为什么用自来水泡茶最难喝?

古人云:“水为茶之母”。

可见,要想泡出一杯好茶,用水是关键。

一、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

1、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2、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山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4、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曾提出:水以“清,轻,甘,冽”为美;似乎宋徽宗不喜欢江河水。

5、泡茶对水之讲究,首推《红楼梦》中的妙玉。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评茶栊翠庵”。

妙玉为贾母泡老君眉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

妙玉为宝,黛,钗三人烹"体己茶"用得是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水。

这梅花雪水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也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得雨水,那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

6、鉴水高人莫过于王安石。

相传王安石曾托苏轼带瞿塘中峡水泡茶。苏轼乘舟经三峡,恰好睡着,醒时船已到下峡,只好取下峡水替代。

王安石冲泡时,便知非中峡水。苏轼大惊,三峡相通,本为一江之水,老太师何以辨之?

王安石说:这瞿塘峡的上峡之水性太急,下峡之水性太缓,中峡之水急缓相当,恰到好处。

泡阳羡茶时,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味浓淡适宜,今见茶色半响方见,所以是下峡之水(江苏宜兴,古称阳羡)。

7、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

真可谓:好茶配好水,才有好茶水。

8、古人常常以雪水,雨水来泡茶,认为天降之水泡茶的味道最为清醇,而且也十分的风雅。

但是如今,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基本上与雪水,雨水无缘了。

9、山泉水,即陆羽书中所提及的上上之水,这是因为山泉水是经过很多沙石层渗透出来的,相当于多次过滤,较清爽,透明度高,杂质少,污染少,水质软,味道略带甘甜,非常适合作为泡茶用水。

用山泉水泡茶,汤色明亮,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可是,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即使知道用山泉水泡茶好,但是,确有难度,不容易获取,不宜长时间保存,还要趁新鲜时泡茶饮用,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于是乎,矿泉水,纯净水和家里的自来水,也就成了现代人泡茶的主要用水。

二、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虽然不是泡茶的首选,但是取用方便,价格便宜。

平时我们用的自来水,是用湖泊或河流里的水,经过净化和消毒,达到了国家规定饮用水的标准,通过水管输送到各家各户。

自来水一般是硬水或者是暂时性硬水;从理论上来讲,自来水是可以用来泡茶的。

但是,自来水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这是因为经过了消毒程序后,自来水中普遍有氯气等物质存在,气味不佳;若直接用来泡茶,则会影响到茶汤的滋味和香气。

特别是,自来水在水管中滞留较久,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

自来水中漂白粉的气味,在平日里都很容易感受到刺激性的气味,更别说泡茶了。

家里养鱼的人会有这种体会,卖鱼者会千叮咛万嘱咐,用自来水养鱼时,一定要静置两三天,这是为了让水质发生变化,更适合鱼类的生长。

喜欢养绿植的朋友都知道,用自来水养绿植,需要把自来水静置几天,才可以用来浇绿植,特别是富贵竹,如果直接用自来水来养,肯定会黄掉。

其实,家庭所饮用的自来水,如果经过一些净化处理,也是可以用来泡茶的。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几招。

第一招,过滤法

可以用家用净水活性炭和PP棉,来制作简单的滤芯进行过滤。

如果是怕动手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安装一个家用的水龙头净化器,原理是差不多的,是装在水龙头上,水流下来,直接就完成过滤了。

经过过滤后的自来水,也是比较理想的泡茶用水;绝对能让茶水的味道提升一个层次。

第二招,澄清法

取适量的自来水,盛放在一个干净而较大的的容器中,不盖盖子或不盖严实,让氯气自然挥发,杂质也会在容器中自然地沉淀,经过一天一夜的澄净和挥发,这样自来水的水质就会比较理想。

在取水时不要将水全部用完,底部的水会留有沉淀物,不宜饮用。

第三招,煮沸法

将自来水煮沸后,将壶的盖子打开,让水中消毒用药物的味道挥发掉。

但是,在煮自来水的时候,也不宜让水煮的太久,否则的话,也会让其它的矿物质也一起挥发掉,这样泡出的茶也就不太理想了。(来源:友间茶社,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