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盖碗泡出一杯好喝的白茶?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如何用盖碗泡出一杯好喝的白茶?

对于喝茶的人来说,茶喝到一定程度后,每次泡茶都是生活中一个享受的动作。

冲泡白茶,既能拿得美丽姿态,又不会把盖碗当作“烫手山芋”,你会吗?

什么是盖杯?

盖杯也叫“盖碗”,是一种审评杯,用于开汤审评汤色和滋味的特制瓷杯。杯体呈白色广口形,碗口稍大于碗底。

盖杯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杯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了解盖碗,首先要了解瓷器,瓷源于陶,而精于陶,成熟于汉、唐、五代;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所以如果您想了解收藏级、老古董盖碗,各朝代的特色必须谨记。

盖碗有各种花色的瓷盖碗,还有玻璃材质的。而瓷质盖碗的釉质紧密,虽然不能有助于提高茶的味道,但是能最真实地表现茶的优缺点。每次碰到新茶,用盖碗尝试着泡几次,通过比较能够了解茶性。

紫砂壶不宜泡新的白茶、绿茶和乌龙茶。由于紫砂壶双气孔结构容易吸收茶味,因此如果爱喝的茶多的话,就要每种茶用一只不同的壶。而如果用盖碗的话,瓷碗不吸味,只要家里有一只盖碗,不同的茶针对茶性在步骤上稍做调整就可以泡任何茶了。

用盖杯泡白茶六大好处

1、易泡茶

盖碗上大下小,注水方便,还能让茶叶沉积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将备好的茶叶拨入盖碗中,即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

此刻将碗呈盖半张半合之势,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满则易烫手,通过那缝隙可闻到茶叶在有温度的盖碗中发散出来的香气,有碗,以便更好地发挥茶叶的香气,香气不易散失。

2、利审评

用盖碗泡茶的优势,在于能较稳地控制它,因为它出水快,并且洗茶刮沫都非常方便,出水后看叶底、闻叶底都能很直观地表现出来。

盖碗泡白茶的香气也会比紫砂壶泡茶的香气纯度高很多,因为盖碗可以散发部分热气,减少嗅觉刺激,使盖香闻起来更加香;并且盖碗泡茶泡得多,时间也短。

3、益品茶

盖碗茶具,既有碗又有盖,盖是可以放入碗内的,茶托作为底托的承重,喝茶时不会简单地滑落,又不至于烫到手,也不必掀开茶盖,半张半合便可以送茶叶到口中,茶汤可以逐渐地沁出,避免了壶类冲泡茶具里茶叶堵住的烦恼。

4、助聚香

盖碗因为通体上釉,紧致的釉面隔绝了碗体内外空气的交互,也不会吸收茶味,香气很明显;用盖碗泡的茶可以闻盖香,如有杂味的话,一闻就能闻出来;另外盖碗散发部分热气,减少了闻觉刺激,使盖香闻起来更加香。而紫砂器、陶器都会有一定的吸附性,会吸收部分茶香,闻起来比盖碗逊色。

5、观汤色

盖碗可施多种釉色,色泽富裕变化,从单色的白瓷、青瓷到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的掐丝珐琅,这些色彩的变化,是陶器、紫砂器所难于做到的。

多彩的变化,在泡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茶性来选择不同颜色的盖碗来搭配,更显茶之美,凸显茶之味。

观汤色是白茶品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担此任的主茶器唯有白瓷盖碗。

6、礼节好

盖杯上有隆起的茶盖,具有一种“端茶敬客”的礼仪,特别在礼节上。端起上有茶盏的茶托送至客人面前,还可以用来遮挡茶沫;易于泡出茶汁,添水时让茶叶翻滚。

由于盅小于碗,还能让茶叶沉积于底,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盖沿小于盅口,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不会烫手,不易滑跌。

如何拿盖碗不烫手又美丽?

盖碗要拿得美丽,就是一门学问了。很多新手都会说:盖碗太烫手了!一碰盖碗手就抖,手势不好看还容易摔烂,手指也被烫得通红。心里不禁纳闷:那些老手不怕烫么?还是因为他们烫习惯了?

既能拿得美丽姿态,又不会把盖碗当作“烫手山芋”。赞小美摸索到了一些技巧,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可以说,盖碗是懒人的福音。盖碗一般为瓷质,表面光洁致密,不吸味,泡完新茶就可泡老茶,完全不会串味。懒人还想泡完茶洗洗就睡了,盖碗口大,茶叶倒出来水冲冲就很干净,用不着像茶壶那样费劲地掏茶叶,实在是懒人的最爱。

盖碗的盖子开口可以任意调节,只要灵活掌握,开口可大可小,能够一定程度的隔绝茶渣。盖碗口大,还能通过改变注水方法来调节水温和力度,应用于不同的茶类。

那么下面赞小美就来讲讲两种常见的拿盖碗的手法。

第一种: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茶小米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通常为女性常用。

盖碗有一个盖钮,既是开盖时捏住的地方,盖住时需要按住的地方。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接触,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注意事项:无名指和小指不可像兰花指那样翘起,这个动作会显妖娆,是茶艺中的大忌。

这种拿法,食指接触按钮,拇指和中指接触碗沿,如果拿法不对,很有可能就会烫手。

第二种: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

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较多。

这种拿法的要点就是先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盖碗,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显得豪迈、大气。

那么,有没有小技巧可以避免烫手呢?来,看官们仔细看了,掌握这几个小技巧不会烫手。

首先要选对盖碗,尽量避免烫手的盖碗造型。赞小美找了容易烫手的盖碗特点,见下图:

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窄,这样茶水容易溢出烫到手。宽口的就不会,茶杯也一样。从侧面角度上看,碗身口是不是比较平。整个碗身看去比较矮。使用这种外形的盖碗泡茶,茶水除了容易溢出之外,碗口边的热度也会加高。

还有一个是盖子,左图的盖子标注地方,盖纽是凹进去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实也烫。而右图就不同了,盖纽做的比较高,这里不多描述相信也看的明白。因此大家在选择时,选盖纽高的就不会烫手了。

投茶量

散茶投茶量: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

饼(砖)茶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有些饼砖茶比较紧,密度较大,可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具体而言,一般投茶量为5克左右,可依据盖碗容量或品饮人数适当增减,但最低不得少于3克,最多不超过7克。(作者:赞小美,来源:白茶时间,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