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国茶具的发展可谓精彩纷呈,种类更是丰富多彩。给人的感觉是,看茶之精彩,远不及器之繁荣。茶叶流行来流行去,总归那些品种。可是茶具就不同了,可谓年年花不同。
本文就单论明朝时期茶对茶具的影响。
因为明代茶叶有个划时代事件就是朱元璋“罢团改散”政策。把贡茶由成团块的茶叶改成散茶叶,这对茶叶的发展可以说有重大影响。
陶瓷茶具,瓷茶具是主流
明代直接在茶盏或瓷壶或紫砂壶中泡茶成为时尚,茶具也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而使茶具在釉色、造型、品种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由于白色的瓷器最能衬托出茶叶所泡出的茶汤的色泽,茶盏的釉色也由原来的黑色转为白色,屏弃了宋代的黑釉盏。“茶匹以白磁为上,蓝者为次之。”(张源《茶录》)这些文献记载都说明当时崇尚白釉盏,以便观茶色。
宋代以来对茶的认识逐渐走向正确的道路。
茶具设计突出
明代的茶具得到充分的发展,功用更加明确,制作更加精细。茶壶也于明代广泛使用,曲线部位增加成S形,把手的下端设在腹的中部,结构合理,更易于倾倒茶水,并且能减少茶壶的倾斜度。嘴与壶口平齐,使茶水不致外溢。
明代以壶泡茶,以杯盏盛之,杯盏的式样亦与前代有所不同。明代高足杯将元代接近垂直的足部改作外撇足,增加了稳定感。明代除高足杯外,小巧玲拢的日用茶具,在永乐、宣德时期也有很多新的创烧,如永乐青花瓷器中的名器压手杯,其胎体由口沿而下渐厚,坦口,折腰,圈足,执于手中正好将拇指和食指稳稳压住,并有凝重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其外壁所绘青花缠枝莲,纹饰纤细。青白色的釉面,光泽莹润。造型玲珑的明代各式青花小杯,纹饰各有不同,千姿百态,有青花莲纹、奔马纹、花鸟纹以及“状元及第”等文字小杯,还有酱釉刻花小杯和青花褐彩鱼纹小杯,装饰图案清晰自然。
可见品茗杯的发展也如同现在的情况了,毕竟是贴身的东西。
贮茶主要用瓷或宜兴紫砂陶的茶器,形制基本为直口,丰肩、腹下渐收,圈足,造型典雅别致,既美观又实用。
瓷器除了生活器具,在茶叶发展中更是在实用与艺术的角度丰富多彩起来。
我们现代茶叶复兴,更是不断的发掘古代的茶具文化和现代实用结合。
壶、杯、盏、托等等。(来源:茗泉居士,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