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学习泡茶的要素我们总结为两点:
茶性与悟性
茶性主要包括各类茶的知识和泡茶手法等;悟性则是指对茶深入的认知和针对每类茶冲泡的领悟。
一般来讲,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优秀的泡茶者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敢泡到不敢泡;
第二阶段,会泡到不会泡;
第三阶段,建立自我风格。
无论是对茶一无所知的白丁,还是老茶客,第一次坐在茶桌后面亲手泡茶时,多少都会有紧张和不知所措。这时只要牢记这句话:
勇敢、坚定、沉着,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坚持将茶泡完。
如果没有因此留下强烈的心理阴影的话(常见是烫到自己,有因烫到手后立即把满是滚烫茶汤的盖碗直接向前扔出去的情况,幸亏对面没人,不然后果很严重),那么恭喜,你已经正式踏上了学习泡茶的第一步。
之后要做的是大量的冲泡练习和急需的茶相关基础知识的补充。
什么是急需的茶相关知识呢?
比如常见茶叶的基础知识(产地、工艺、特点等),茶叶的冲泡手法与要点,相关的茶文化(茶的起源发展、故事传说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多方面积累对茶叶的了解,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茶”:一个你所认知的“茶”。
尽管开始时很模糊很单薄,但这就是将来领悟的基础。另外茶叶的冲泡练习是每日必须的,而且是需要一定量的(每日认真泡三泡茶以上为好)。如此做,一方面是熟悉茶具的使用、熟练基本泡茶手法,另一方是尽可能快的把学到的各种知识运用到泡茶当中去(此点很重要,严重关系到学人进步的速度)。
在这个阶段,泡茶的心理重点在于一个“敢”字,最大的忌讳就是犹犹豫豫、欲泡还休。缺乏自信、心里没底不但很容易造成冲泡过程中的失误(轻者打碎茶具,重则烫伤肢体,甚至直接导致泡茶学习的终止),而且会使茶汤的不良刺激加重(尤其是涩味,重者会刺激肠胃)。
一段时间以后,学人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敢泡茶了。
原因很简单,随着知识的丰富,学人在泡茶时发现需要把握和注意的事情太多,自己往往会因瞻前顾后而丢三落四。没有关系,这不过是个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状态,只要继续努力,当你再次回到敢(充满自信的)泡时,就是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刻。
同样在这个阶段,不少学人还会发生人品爆发的情况,比如:
突然把一泡茶泡得出类拔萃(自己都莫名其妙),结果是当时场面很强大(强大到此学人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达到),但过后基本不能重复(完全没有稳定性,还连带多日泡茶无趣)。
这是因为初学泡茶者心里条条框框少,当他(她)在泡茶时无意识的把所有该做的全部正确、流利做到位,再加之专注认真少有杂念(泡茶不很熟练时多会如此),于是进入某种状态,超水平发挥了一把。
此刻千万注意,一是不要毫无理性的将这种状态当作样板,二是要尽量清楚的记住整个泡茶过程和状态,并且仔细分析总结经验,这很可能就是学人将来泡茶水平飞跃的起点。(来源:明颐茶空间,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