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时的“水线”是什么线?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泡茶时的“水线”是什么线?

茶友们在泡茶时,很重视对茶艺三要素(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的把控,却往往忽略了对水线的关注。

那“水线”到底是什么线?其实就是指水流的形式。水流的高低、粗细、急缓由人为控制,它影响着水温、与茶的接触程度等,所以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1、水线的高低

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高低不同主要影响两个方面:

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

2、水线的粗细

“粗细”也就是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

水线的粗细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粗水线可以减少温度流失、激荡茶叶,在使用直身杯冲泡细嫩茶芽时,就常使用“蟹眼水+粗水线”。

在老茶在醒茶时则会使用“沸水+粗水线”,在其他冲泡普洱茶的情况下,较多使用细水线。

3、水流的急缓

急或缓主要影响到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

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

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

4、注水小技巧

像内含物质丰富的古树普洱茶(尤其还处于新茶期的茶),冲泡时水线要求沿着杯壁,使用低、细、稳的水线定点注水,不宜直接击打茶叶。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得浓稠醇厚的汤感,二是为了避免内含物质过度析出,使茶汤过于浓郁。

而老茶和茶头,在开汤时则可以用高的水线激荡茶叶,将仓储时的仓味散发出去。一般从三泡开始转用低而细水线。

总结来说,需要慢析出的茶,应选择低细稳的水线;需要激荡香气使用高水线。

泡茶是一件很注重细节的事,注水则是其中充满艺术的“技术活”。

在注水的时候,是高还是低?快还是慢?都会影响茶汤的滋味。茶友们要根据每一款普洱茶,自身特有的茶性,采取不同的水线形式和走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茶叶的魅力。(来源:津乔普洱,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