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经典中医认为一年中的大气,秋降冬沉,春升夏浮,这是自然之道。
升浮降沉的,其实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视运动变化,在立冬时收降而下的阳热开始沉潜于地下深层的水中。
自立冬开始,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人感天地气机变化,机体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
故冬日养生当重视阳气的敛藏,无扰乎阳,无耗其精。
一、立冬喝茶
寒冷冬日午后,手捧一杯热茶倚坐窗前,浅浅冬阳似乎无甚热量,但手中热茶却能暖身暖心。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立冬为冬季之始,万物自此收藏,归避寒冷,渐入静定。
此时品茶宜温、宜顺、宜润,多饮老茶、淡茶、少喝新制的燥火气的茶。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立冬时节怎样喝茶最养生。
温
所谓温,是指要喝一些温性茶。
立冬之后,天渐转凉冷,特别是女性茶友,为美多衣服单薄,
再加每月特殊时期,体质多会寒凉,更应该多品饮温性茶,坚持品饮温性茶,
比如红茶、黑茶、熟普洱茶、发酵程度重的乌龙茶等。
这四类茶都以存放些时日的茶为好,如果能符合“老”的特征,那就更好了。
顺
所谓顺,一是要顺滑不涩口的茶;
二是要顺和自己的体质、自己的口感喜好的茶,顺口顺心;
三是当然再能顺合自己的心理价位,性价比高的茶。
润
冬季肾经旺盛,肾水克心火,冬宜多苦味食品,以助心阳。
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
“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而温润的茶叶是很好的佳选,润而生津。
1、红茶
立冬开始,天气越发寒冷,泡一杯红茶,那红宝石般诱人的汤色仿佛带来阵阵暖意。
红茶有促进代谢、预防流感、预防骨质疏松等功效,是极佳的饮品。
2、黑茶
冬季是人的运动量较少,而进食量较多的时期,
喝黑茶能促进消化、分解食物和脂肪,调整人体的糖、脂肪和水的代谢,对调理胃部有很重大的作用。
保护血管、防止肥胖更是非它莫属。
3、熟普
冬季易出现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出汗少,内循环不畅;摄取大量高热量食物,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热普洱茶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有效调节人体内循环。
4、乌龙
因为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它的性子不热也不寒,对于身体的养生和保健非常的适合,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
二、立冬养生
1、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
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
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2、防颈寒穿高领挡风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穿高领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
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3、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
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的做法是:
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4、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要注意3点:温度、时间、按摩
一是温度
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二是时间
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
三是按摩
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来源:茶丶禅丶道,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