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单丛”还是“单枞”?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单丛”还是“单枞”?

潮州茶文化独步天下,单丛茶和潮州工夫茶艺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潮州最亮眼的名片之一。但到底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是“单丛”还是“单枞”?

在潮州的旅游地标牌坊街,在长约2公里的牌坊街上,找到了20家与茶相关的商店。然而,它们的招牌并没有统一的写法,“单丛”“单枞”“工夫茶”“功夫茶”都有。

在潮州牌坊街的商店,“单丛”与“单枞”并存。

在牌坊街经营茶叶店的吴先生表示,“单枞肯定是正确答案。因为茶叶是从茶树摘下来的,应该有个木字旁才对。”另一家茶叶店的老板则表示:“功夫茶才是正解,因为‘功’字表示了技艺的高深。”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理解的。

潮州文史专家、潮学家曾楚楠曾专门对这两个词进行考据、撰文辨析,其实“工夫茶”“单丛”才是正确写法。

然而,经过走访询问,上述20家商店中,只有8家用“工夫茶”,有10家用“单丛”。

泡茶要“功夫”?不,是“工夫”!

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物质与精神的多种因素。因此,用“功夫”一词不能表达潮州茶道的精致讲究,而应以“工夫茶”来指称。

曾楚楠表示,更主要的是,命名一般都以初始名为准,即所谓的“名从主人”的原则。《潮嘉风月记》中[工夫茶]条,是为茶学界所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亦即是说,“工夫茶”是初始名,应作为命名的依据。

“单丛”从何而来?与茶有关要有木字旁?

“丛”在潮语读“层”,本意是聚集,如人丛、草丛等。也有做量词的用法,专指丛生之物。曾楚楠举例说,如白居易《买花》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里的“丛”的意思就类似于棵、束、株。

反观被不少人望文生义的“枞”,在潮语中读作“宗”。它有两个读音:读cōng指的是常绿乔木冷杉,也就是常说的圣诞树。读zōng,指的是地名,即安徽枞阳。

曾楚楠表示,单丛,是凤凰茶产区对成品茶进行等级分类的专称(包含单丛、浪菜、水仙等)。其命名的缘由是,其采摘及加工的全过程需逐棵(潮人称“丛”)单独进行。又因为成茶的香型不同,故有“群体单丛”“黄枝香单丛”等名目。两相比较,“丛”才是符合本意的正统写法。

曾楚楠认为,单丛茶是潮州的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举行的名茶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但目前在对其作商品推介、包装和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名称却有几种写法。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潮州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准确、规范的冠名,是打造品牌的第一要义,建议为单丛茶和工夫茶正名。(来源:来普茶,图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