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茶汤,真的有影响!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天气对茶汤,真的有影响!

新近得了一款好茶。趁着新鲜劲头正热乎,天天都要撬出一泡,与大家围坐一桌,细细品尝。

在小半个月后的某日,外头正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屋里的人隔窗听雨,小火煎茶,待茶水新沸,端起杯子轻啜一口,实乃人间快事。等等,怎么味道似乎不太对?

大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舌头,又出了一道,入口一品:确实不对。怎么?才半个月不到,这茶就被存坏了?

正在大家遗憾惋惜的时候,主泡小姐姐犹豫着开口:“味道不对,是不是因为今天下雨了?之前喝的时候,都是晴天呢。”

原来除了茶本身的品质、水、器、手法、环境、心情这些因素,连天气都能对茶叶的口感和滋味造成影响了?

您别不信,天气对于茶汤表现的影响,还不小呢。

这个问题就要从五个角度来说了:

第一,气压的改变。

水的沸点在常压(即1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之下为99.975℃,我们通常算作100℃。随着外界气压的改变,水的沸点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外界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参照高压锅工作原理);与之对应地,外界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也自然越低。

晴天天高云淡气爽,此间的“高”便有“气压较高”之意。相反地,阴雨天气里,大气压略微降低。在略低的气压中,虽然看起来水已经烧滚了,但水的实际温度并没有到达100℃,而微妙的温度变化自然会对所激发出的茶叶香气和滋味产生影响(所以岩茶之类的在雨天请谨慎冲泡)。

第二,气温的改变。

天气晴好和暖时,水的温度保持较为稳定。而阴雨和寒冷天气之下,水温易降,会更难以激发茶叶香气。

水温上不去,又下得快,茶汤自冲好到入口已然凉了一半,自然在滋味、香气与口感上会产生些许差异。

第三,湿度的改变。

“香气”的表现,其实是分子在空气中发生运动,被人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捕捉到,传输给大脑,并由大脑反馈得出的远感认知。

阴雨天里,空气湿度大。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较高,减缓了香味的传播速度。同时,茶中的香气在传播到人鼻尖之前,先被空气中的水分子吸收了一部分,香气也就进一步被削弱了。

而晴好天气里,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缺乏水分子的阻拦,分子运动的速度会更快,且香味被空气中的水分子吸收得更少,能够被人嗅觉感受器捕捉到的也就更多,香味自然更浓郁。

第四,人的嗅觉和味觉的改变。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万米高空上吃飞机餐,只觉得索然无味。可等到人下了地,啃一包飞机餐里附赠的萝卜干也觉得鲜脆可口。

气压低、天气阴冷,都会导致人体自身的循环减缓。同时,前文已述,温度和湿度都会对人的嗅觉敏锐度产生影响。

而人最终所体会到的“滋味”,其实是在远感嗅觉和近感味觉共同作用之下产生的综合认知感觉。一旦嗅觉被削弱,味觉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故而对饮食的最终表现的感受发生差异。

第五,天气对人心情的影响。

伤春悲秋也好,风轻云淡也罢,气压、气温和湿度的改变确实可以稍许影响人的唤醒水平,即通过外周环境的改变,让人的心境也随之发生改变。

晴天总是能带来清爽好心情,雨天就易让人感到惆怅和忧郁。天高云淡时,胸中块垒寥廓,人也神清气爽;阴雨连绵时,胸闷气短,情绪自然不佳。

而众所周知的是,不同的心境之下,饮茶确实滋味不同。

虽然以上五点单拆开来,每一条对于茶的影响都不那么大,可是当这五点加在一起,自然会让爱茶、懂茶、较为敏锐的人感受到,不同天气里,茶汤的滋味确实不同了。

但,任何一点差异都会导致最终滋味的表现不同,这种千变万化的可能性、与每一泡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不也正是品茶的乐趣之一嘛?(作者:茶几子,来源:茶香记生活家,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