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弗兰克所写的《茶之精神》一书中他说,大多美国人的认知经验中,茶是从英国传来的,是一种添加牛奶和糖的饮料,盛在优雅的瓷器中,最好还有一两个仆人侍奉在侧。
这是普通西方人的认知。当弗兰克真正接触中国茶后,他意识到,之前被美国茶道联盟成员误传的谬论
“好像一个不正常家庭内部编造出的谎言”。
中国茶征服世界了吗?
谦虚不谦虚都要答一句,“是的,征服了”。
在最近看的一部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中,茶被单拎出来,划重点的讲了一讲。
专题名字就叫做,“茶”点没能征服世界。但实际上,还是征服了的。
纪录片中有一个直观的数据:世界上目前有60个国家种植茶树,30亿人口饮茶。
这个数据说的是,当茶叶间谍罗伯特.福琼把中国茶“偷”到印度,并在大吉岭破土生根,后来又在“馋嘴”的英国人的铁路线上走向世界时,中国茶已经开始了征服世界之旅。
那么,茶叶到底是拿什么征服世界的呢?
改变茶的命运的三样东西
无疑,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是彻底改变茶命运的三样东西。
杀菌、提神、以及增强其滋味物质的功效,使其成为了山茶科中特立独行的一株。
英国士兵至今的日常配给物资中,也依旧有茶这一项,甚至在他们狭小的坦克仓里,都会留出一小块地方设置热水和茶包。
一方面是传统,另一方面是提神。
茶树中的茶氨酸更加出众,茶中的鲜甜口感都来自于茶氨酸,是茶树区别于其他山茶科,滋味物质更加出众,是被接受成为一种饮料的契机。
即使是最玄妙不可参悟的禅茶,最开始的也只是为了帮助僧人提神,后来暗合了孤寂清修,才被升华。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是讲茶道、禅茶,还是讲功效、养生,或者只是当饮料喝时的口感,我们都要强调其内含物质的原因。
茶叶的普遍是茶文化的增多
只靠硬核的生物特性显然不足以支撑其征服世界。
关于茶文化的议题不止是亚洲国家才有的特权,西方人另辟蹊径的角度和见解往往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马赛尔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段:
当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
当然这种描述在一部分有文化沟壑的西方人看来,“太夸张了!”。作家约翰.布罗菲尔德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只是很大一部分人中的一个。
茶的精神文化的传播在于接受者而不是传授者,这也是它难以被广泛接受并消化的原因,所以尽管不是很能共鸣弗兰克“茶之精神”的全部表述,但他有一句话很有价值:
“科学也许能将茶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转化成数据,但却无法量化它对我们心灵的作用”
茶文化的增多从中国的历史中走向世界,中西文化的壁垒很难打破,“不用为在一杯茶上大做文章而自责”,其实挺难的。
但还好,还有30亿人在喝茶。(作者:茶九,来源:茶香记生活家,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