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起茶叶品质的等级,专家们开口就是一芽二叶一芽三叶,还有表示非一芽一叶不喝的神奇人士。
于是,芽叶的比例成为了很多人心里对于茶叶分级的硬性指标,就觉得要是喝到的茶里有茶梗,那必然不是好的,最少在品质上也得打个折。
可客观事实是,我们喝到的很多茶叶里,都是有着茶梗存在的。
如果茶梗真的那么差劲,为什么制茶的时候还会保留着它呢?
茶梗对于茶汤有影响
茶梗中存在的茶氨酸含量,是远远高于芽叶中含量的,同时含有多种的香气物质。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茶氨酸是茶叶滋味体系中甜味的重要成分,有了茶梗,冲泡出来的茶汤口感会更甘甜,因为茶梗物质的溶解度要低一些,有了茶梗的茶叶也要更耐泡得多。
就像普洱茶为什么最耐泡,不仅是因为它原料只选用大叶种茶,和它的所有成品中都带有茶梗也是有关系的。
茶梗对于制茶香味有影响
茶梗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和香气物质以及比芽叶更高的可溶性糖物质,在制茶过程中,如果加入了茶梗,它们会在加工时逐渐释放出来,吸附到茶芽叶上,从而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浓郁。也就是说,制茶时要有茶梗才能制出更好的茶叶。
茶梗对于发酵类茶的发酵有影响
茶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充分地与空气进行接触,才能产生足够的转化,形成发酵茶独有的香气和营养物质。如果在发酵过程或者后期成品中缺少了茶梗,芽叶过度紧密,会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最终导致发酵的过程出现差异,影响了最后的品质。
所以,其实茶梗是个好东西。
我们在绿茶、红茶、黄茶、青茶中很少看到茶梗,只是因为加工完以后,它们经过了挑拣,从而减少了茶梗的含量。这是一种提高茶叶价值的方式,因为多数人心目中毕竟茶梗多的茶叶要低上一些,但实际上,它们也都少不了茶梗的存在。
黑茶、普洱茶之类后发酵茶中,茶梗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没有茶梗,不仅才成品的香味会大打折扣,后期存放时发酵的速度也会降低,所以必须在茶叶中带有一定数量的茶梗,才能保证品质,甚至提高品质。
所以,茶叶中有梗不是坏事,没茶梗的茶才真不是好茶。
无非有的茶梗你看不到,被人拿去做枕头做香囊做药包做精选调料做茶羹,单独卖了。(作者:浓茶一碗,来源:茶文化,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