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国古代有通过饮茶和茶水漱口健齿的传统。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对口腔健康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经常饮茶,有助于人们防治一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病等。
茶含有几百种物质,其中不乏很多对口腔健康有帮助的物质,今天咱们来说说茶与口腔疾病的那些事。
1.龋病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防龋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抑制酶活性等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等致龋菌的生长、产酸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变形链球菌活动导致的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形成,从而阻止致龋菌在牙面上的粘附和聚集。
有研究显示,对有饮茶习惯的12岁以上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喝茶的儿童患龋率很低,只有21.1%,同龄不喝茶的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4.5%。后续,研究人员组织了一批8至9岁儿童,每日早晚用茶水漱口,两学期过后,也就是1年后,龋齿减少70%。在突尼斯,茶被作为缓解龋齿传播的途径之一。
2.口腔黏膜病
指口腔内黏膜的损坏,具体症状为:口舌溃烂,舌体干裂,声音嘶哑,口干口苦,继而引发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炎,复发性口疮,唇炎等口腔疾患,导致饮食困难,口腔疼痛难忍。口腔溃疡的显著特征是反复发作,溃疡数目由少到多,部位由前到后,多发于口腔黏膜、牙龈、舌体上下与侧面及咽喉部,溃烂面大如黄豆,小如米粒,表面附着白色溃烂腐膜。
过量氧自由基是导致口腔黏膜溃疡的致病因素之一。茶多酚及茶黄素类的优异抗氧化性能,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自由基。茶黄素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利于保护氧化应激损伤的细胞,其中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对宿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强,有可能通过抑制口腔黏膜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达到缓解或防治溃疡类疾病的效果。
茶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抗菌,有较强的抑菌能力,而且茶也含有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所以茶可以起到帮助抑制细菌的作用,有一定的消炎能力,也可以为我们补充B族维生素,从而缓解疼痛加快愈合或者增强对口腔溃疡的抵抗。
3.口腔癌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饮茶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呈现负相关,茶叶中的EGCG和茶黄素等成分对口腔癌具有较好的预防功效。
常饮用红茶且数量在每天4杯以上,可显著减轻吸烟者口腔黏膜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其作用可能与减少活性氧的产生有关。
口腔上皮癌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试验表明,茶多酚具有较强的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细胞周期调节有关,癌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不能进入S期及G2期,因而细胞增殖受到了明显抑制。茶黄素对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4.牙周病
牙周病是由口腔菌斑引起的,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口腔卫生方面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刷牙方式不对使得食物残留在牙缝中,也有可能我们吃完食物没有及时的漱口清洁等等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细菌的滋生,引起牙周炎。
抑制厌氧菌的感染和牙菌斑的形成,是治疗牙周病的关键。研究证实,茶多酚类能够抑制多种牙周致病菌的生长,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等。
5.口臭
牙周病患者常见有口臭症状,引起口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甲硫醇、硫化氢和氨气等化合物。茶叶中含有多种清除口臭挥发性成分的物质,例如茶多酚、茶黄素等。茶多酚与VC联用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有效抑制口腔产臭细菌的作用,减少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尤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唾液细菌的抑制效果更强。
综上所述,茶确实对口腔健康有所帮助,日常的口腔健康离不开清洁和定期的检查,不妨将茶纳入护理措施中,没事不如喝点茶。(文章来源:茶书院,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