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经常有朋友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对于问题中“吃饭的时候”,大体可以分为家里吃饭、午间食堂或外卖,以及到餐馆饭店聚会或者商务往来的用餐。对于前面几种场景,因为大体可算作是日常,所以应该可以不在这个问题中重点考虑。
我理解朋友们关注这个问题时所主要考虑的场景,应该是针对到餐馆饭店聚会或者商务往来的用餐场景。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场景来稍作展开。家庭宴会的场景,本质类此,亦可作参考。
有人说,吃饭时不能喝茶,或饭前饭后不能喝茶。其实不然。
吃饭的时候——基于在餐桌上的时间向前和向后稍作延伸,分别包括饭前和饭后一段时间——可以放心喝茶。有一篇相关文章可供参考,请在本公众号发送“饭前饭后”查询。
当然,如果你平时原本就不喝茶,或者因为身体抱恙而暂时不能喝茶,那也就没有必要在吃饭的“吃饭的时候”非要喝茶不可了。
至于具体喝什么茶合适,实际上这并没有标准答案,重点还是因人而异。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六大茶类都可以。另外,不少饭店里,也可能提供茉莉花茶和菊花茶之类供你选择。这里的菊花茶,就是非茶之茶了。你是每人点一杯茶还是大家一起点一壶茶,根据人数多人和大家的喜好而定即可。
当然,就这种餐饮场合而言,通常口味会比家里重:饭店的菜通常都是油大,口味重,或者辛辣,肉食相对更多,同时还往往少不了酒——而且往往是干酒。所以,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些温润和适合去油腻的茶,比如红茶、岩茶和熟普等,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有条件在就餐时煮白茶,也应该不错。
在外出就餐场合,除非是你本人对茶非常讲究,同时餐厅的环境和冲泡器具和用水等也能支持,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很高档的茶叶,中档或相对大众的茶叶即可。否则,即便是很好的茶,也往往可能泡不出平时应有的好味道,或者你因为聊天喝酒而根本没时间细细品味。毕竟,多数高档茶叶,都需要较为精细的冲泡,同时更注重对于香气的品鉴。觥筹交错之间,就不必对香气太过于追求,更多的关注滋味即可。
目前,在广东福建一带的餐厅,泡茶用具总体配备相对到位,甚至工夫茶具和工夫茶台也成了标配。在这些地方,更便于就餐时品饮好茶。不过,目前也还是有大量的餐厅,连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如飘逸杯和飘逸壶都没有,让你只能很粗疏凑合的泡茶。
同时,在餐馆就餐泡茶时,往往用一个保温瓶储水,或者是饮水机烧水,水温常常只是在90度左右,影响茶叶冲泡。甚至,连水质都可能是问题——笔者有一回在北京的某家大宅门和同学聚会一起用餐,特地带了一泡朋友寄来的明前群体种西湖龙井,没想到端起玻璃杯一喝,咸的!真是可惜了那泡好茶。
实际上,如果你自己带了日常大体中档的茶叶到了餐厅,在绝大部分场合,都会成为就餐时的高档茶。
以上几点,针对大众场合,而不针对小众或高大上的场合。
有些餐馆,在茶方面原本就已经比较讲究,能为客人提供较为专业的茶事服务。
也有不少朋友,因为喜欢茶,会自己带上一个自己平时喜欢的好茶,带上紫砂壶或者其它茶具,甚至带上一桶农夫山泉,在享受美食的同事,还能像日常一样品赏好茶,自然是惬意的享受。
谈论外出就餐场合的喝茶问题,餐是主角而茶只是配角,重点考虑就餐场合的环境特点以及场景调性,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的选择合适的茶,并尽可能冲泡出其应有的滋味与香气,这样也能为一场餐事增添茶香茶趣。
建议大家,就餐时,也不要忽视喝茶的事情。
出门吃饭时,顺手带上3-4泡茶,通常可能也就是几块钱或二三十块钱的样子,稍微好一点的茶可能是四五十块钱,通常就能让一起就餐的8-10人喝上不错的茶汤。现在的餐馆里,一道菜通常是多少钱?以一碟小菜的钱,让就餐时喝茶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何乐而不为呢?(作者:邓增永,来源:茶业管理评论,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