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对于刚开始喝茶的茶友来说,经常从老茶友的口中听到转化、陈化这类词,那转化究竟是什么呢?
白茶的转化或陈化,其本质就是白茶内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篇文章提到,白茶制作工艺中的萎凋环节,是鲜叶进行理化反应的过程,也是白茶品质形成的核心环节。
转化中,居多的是氧化反应。对白茶品质来说,关键的自然是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以及多种香气成分的变化。
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类在储存年份久时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而黄酮类物质含量上升。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是茶叶发挥保健作用的重要功效成分。
这也是老白茶被称为有药用价值的原因之一。
阿佛私以为,不妨把白茶当成有生命的存在,茶是活的。那么存储的过程,等同于是茶在沉睡的过程。
所以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光就等于给它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密封而不是真空,隔绝了异味并留有一些氧气。
散茶与饼茶有何差异?
散茶鲜灵度高,什么是鲜灵度呢,入口茶汤轻浮灵动,唇舌之间能感受到鲜嫩有活力的香气。干茶外形上,散茶色泽亮。
在后期转化上,散茶更偏向于香气的凝聚,更能凝聚出毫香。
饼茶的加工过程:初加工过的茶叶,经过超过100度的蒸汽瞬间软化,然后机械压制定型。在压制的时刻,茶叶内部会产生剧烈的理化反应,这也造成饼茶口感上偏稠柔、醇厚。试想,一枚葡萄经过挤压,是不是容易被挤出汁水呢。
故此,饼茶的后期转化更偏汤感,侧重陈韵的积存,同时茶汤色泽会更浓、深。
实际生活中,散茶太占体积,往往能存下来的优质老白茶都是饼茶。并且,饼茶维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比散茶好,在极端条件下,往往是散茶先坏掉。
但有些工艺不好压制过紧的饼茶,内部茶叶无法进行转化,甚至出现”烧心“。
二者相比较:
1、散茶的存茶风险更高,硬条件要求高。
2、散茶占空间,饼茶好存储。
3、饼茶的稳定性比散茶好。
4、口感上,二者各有千秋。
散茶和饼茶二者的后期转化,没有孰好孰坏的说法,只能说二者的转化的方向是不同,所以推荐茶友囤茶存些自己喜欢喝的。(作者:佛系青年学习中,来源:北路白茶馆,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