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为秋饮茶注入灵魂?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是什么为秋饮茶注入灵魂?

喝茶也跟吃瓜果蔬菜一样,看个时令节气。

虽说坊间有,春饮绿,夏饮白,秋饮青,冬饮红的不成文说法,但都是说给外行人去对号入座的,大部分茶友并不遵守。

就比如,说秋饮青,但大部分茶友却对喝茶解秋燥这件事,更偏向白茶。

白茶丨茶界经济适用型暖男

白茶性甘微苦,是个中立派。茶友们喝茶各有偏向,却很少有对白茶过分指摘的。

白茶拟人的话,更像是个经济适用男,品性端正、中庸温和,不极端,不张扬个性,适合入门茶友,也适合资深茶友,总之,是个茶类里的“暖男”型存在。

换用既可信又科学的方法来表达的话就是,白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物质,这些茶氨酸物质,与茶多酚一起,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预防邪燥。

但这么说实在不可爱,都是对着茶书照本宣科,寻常人并不会去计算着功效去喝茶,也没有医嘱叮咛“每天三次,早晚一杯,三日见好。”

白茶的温润是积淀在时间里的,新茶温和鲜爽,老茶圆润醇厚。

秋饮茶,天凉气清,不论是身体还是心情,都需要个白茶来润一润。

甜丨日子那么苦,需要一杯甜

说到白茶的性甘微苦,王世贞在《香祖笔记》中说“然茶取其清苦,若取其甘,何如啜饮蔗姜枣汤之为愈也”,其实就是指着喜欢喝清甜茶的人说,你喜欢甜的,去啃甘蔗,喝甜汤就好了,喝什么茶。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每样茶都不是一个苦法,才能喝出惊喜,每样食物也不都是一个甜法,所以不能把甜,一概而论。

茶泡到后几道时,滋味褪尽,有同事就偏爱这种尾水的清甜,所以到尾水环节我们就招呼她来做ending。

很多人在喝到一泡茶时,若是苦,便会微皱着眉头犹豫着吞吐,“有点点苦”,然后婉转一下,“但能接受”,若是甜,则会点头连称“好喝好喝”。

评价茶的甜和苦时,虽没有直言好坏,但默认苦涩便是不大好,甜便是心头好,这也大概是我们这些不会喝茶的人的浅薄认知。

像陈钢老师这样资深老茶客的浓茶,我们总是需要年岁去适应的。

胡竹峰在《饮秋茶记》里写了一句,“人间烟火渐重,喝茶心情顿无”,听来颇有人间不值得的愁苦。

秋燥有温寒,新老白茶的甜苦各有治愈,或煮或泡出一杯汤水,对人间烟火来说,还是甜滋滋最能治愈人心。

冲泡丨照本宣科,不得其法

很多茶友对照着陈钢老师建议的冲泡法来泡茶,却还是觉得不得其甜,或浓或苦过头,弄得人也愁苦起来,像是和秋天呼应。

泡好了的苦是茶味,泡坏了的苦,就是真的苦了。

虽说根据指点来泡茶,但往往难得其法。

器具、手法、水温、经验、心意,这些都能决定一泡茶的好坏,而且是喝的出来的差别。

所以我们在每款茶下不厌其烦的冲泡建议不是没有道理的,再好的茶也禁不住没有经验的随手一泡。

但所有环节都有可以容错的余地,建议只是个模板,根据口味来调整茶味,这和做饭加料是一样的道理: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趋甜避苦是人的本能,秋饮茶实在不适合寻着苦去。

虽然有人说,喝茶喝到最后,品的都是一味苦。但我辈阅历薄,翻来覆去几杯尝尽,还是喜欢那份温润人心的甜。(文章来源:茶香记生活家;作者:茶九;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