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多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去腻减肥、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然而在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的古时,人们又是怎么理解与印证茶叶对于人们健康的功用呢?所幸古人留下了颇多有关于此的茶经古籍,为我们了解千百年来古人们对于饮茶养生的见解与实践开启了一扇绚美的窗扉。
其一,饮茶有助“益思悦志”。
《茶经》中称茶可“悦志”,五代《茶谱》中称茶能“益思”。此种功效在后代也有颇多论述,如元《饮膳正要》称之“清神”,明《本草纲目》称“使人神思爽”,清《随息居饮食谱》称“清心神”,皆是指茶的此等功用。
其二,饮茶可以“明目清心”。
宋《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茶可“理头痛”,《岭外代答》称茶能“祛头风”,明《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清《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关于饮茶的此类功用古籍文献中记载颇多,《茶经》与《本草拾遗》中亦有饮茶可治“目涩”以及“明目”的文字记述。
其三,饮茶可以“提神驱睡”。
《本草拾遗》与《茶谱》中分别称茶可以令人“少睡”、“睡少”和“不睡”,而在唐《新修本草》、清《本草逢源》及《桐君录》中,皆有饮茶可以“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之见地。
其四,饮茶可以“消食和胃”。
唐《食疗本草》中称茶能“下气”。宋《古今合壁事类外集》、明《本草经疏》以及《三才图会》中分别称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饮食”。清《本草求真》中则专门提及“茶能治食积不化”,有“去滞不化”之功效。
其五,饮茶可以“减肥瘦身”。
《本草拾遗》中称茶可以“去人脂”,苏轼所撰《东坡杂记》称茶可“去腻”。而在清《本草纲目拾遗》中亦称茶可以“解油腻,牛羊毒”,“久食令人瘦”等。
其六,饮茶可以“清热解毒”。
此一功效是古人对于茶叶最为原始的认识,民间便有神农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在后世的文献中亦有颇多详述。如唐《食疗本草》称茶能“去热、降火”,唐《本草拾遗》中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古籍之中对于茶“清热降火”、“涤热”、“疗热症”、“治伤暑”之记载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此外,古人对于饮茶于养生益寿的功效也多有记述,在诸多古籍文献中不难找寻,如明《茶录》中即有茶能“抖擞精神,病魔敛迹”的文字描述。可见,古人对于饮茶与养生之间的研究是颇为深入且极有见地的。(文章来源:荣宝斋文化发展;图片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