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里原来蕴含着大秘密!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茶汤里原来蕴含着大秘密!

对于食物,我们常常讲究要色香味俱全,而在喝茶的时候,我们会更关注茶汤的香和味,汤色很容易会被忽视。但是你知道吗?从茶汤中其实能透露出很多信息来。

专业程度高的评茶师和茶艺师,在喝茶前一般会快速观察一遍茶汤,只需一眼,他们对这款茶的大概品质就心中有数了。

是不是很好奇专业人士是怎样通过汤色判断茶的品质的呢?就让小茶客教你们几招,多练几次,你也能成为“火眼金睛”!

1、观颜色

通过观察茶汤颜色的深浅,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断茶汤的浓淡程度。颜色浅,茶汤滋味淡;颜色深,茶汤滋味浓。

另外,根据汤色的不同,我们还能大概判断这款茶的发酵程度。

颜色偏绿的茶,比如绿茶和清香型铁观音、台湾乌龙茶,一般发酵程度比较低,风格清爽自然,爽口甘甜。

颜色偏红的茶,比如红茶、老白茶,它们的发酵程度比较高,倾向于温和醇厚的风格。

观完汤色后再细嗅茶香,这款茶的类别、可能的口感等初步印象就能在脑海中大概构建出来了。

2、观明暗

茶汤的颜色是非常明确的外在表现,而观察茶汤的明暗就比较微妙了。一般来说,汤色明亮的茶综合品质会优于汤色暗沉的茶。

制作工艺过关,茶叶中的颜色明亮的物质比较多,如:叶绿素b、茶红素、茶黄素等,茶汤看起来自然会比较鲜艳明亮。

若是制作工艺上有所缺陷,一般会使颜色暗沉的物质增多,例如茶褐素等,茶汤的颜色看起来会比较暗沉。

年份很久的老茶则是例外,由于长时间的自然氧化,茶红素和茶黄素多转变为茶褐素,因此颜色会变得比较暗沉,这并非由工艺缺陷造成,因此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观清浊

通常情况下,茶汤以清澈为佳,这样的视觉效果会赏心悦目,但也有例外。

①茶叶细嫩,茶毫较多

例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白毫银针等,这一类茶的嫩度非常高,茶芽上的毫毛比较多,这也是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爽的表现。

茶毫在冲泡时,在热水的激荡下,会脱落到茶汤里,使茶汤看上去略显浑浊,这其实属于正常现象,大家可以放心饮用。

②冷后浑现象

茶汤中的物质比较丰富时,茶汤中的部分物质会随温度下降而凝结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在红茶中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对健康无碍,温度升高则会恢复原状。

相信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惊讶:小小的一杯茶汤中,竟然含有这么多的小细节!只要在喝茶的时候多实践,你也能练就一双慧眼哦!或许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呢。(文章来源:65里林间茶;作者:小茶客;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