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有名的茶叶,都是要经历5泡的,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厚、四泡清冽、五泡清淡。
就好似人生五个阶段,年少青涩,青春芳醇、壮年沉重、中年回味、老年平淡。
起起伏伏,走过的路、跨过的坎、登上的山,好似茶泡了一道又一道,从青涩到成熟,最后归为平淡无味。
第一泡:年少青涩
初识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好奇,青涩稚嫩的感受,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当一切过去,回忆起来,青涩的年少时,最是让人心动。
那个时候,带着莽撞,带着玩心,又不知从何处来的羞涩,正如茶,初泡总是苦涩的。
虽显稚嫩,却是往后人生中再难寻找的一份涩味。
第二泡:青春芳醇
茶的第二泡甘甜芳香,正如青春的少年,意气风发。
往后人生中,在没有一段时光,如青春般活力四射,肆意挥洒,不知疲倦了。
茶的第二泡,成分尽数析出,四溢散发香味,喝完这杯,乘着风,就继续前进吧。
第三泡:壮年沉重
人到壮年的时候,可以做的事情最多,身体也是最健康的时候,自由却也最少。
身上的责任,不在任意妄为,开始变得厚重。
如同第三泡的茶,挥发的最充分,亦是最浓厚的,香气散尽后,品尝的是浓厚的茶汤,是滋味。
第四泡:中年回味
到中年,人生如何,是自己走过来的。
中年之时,虽说身上担子犹在,心态却变了。能感叹时光太快,亦能看淡浮世尘华。中年的回味却也是独一份,不可比拟的。
厚重的味道后是清冽,人到中年,不用在争什么了,却也能独自芬芳。
第五泡:老年平淡
孔子说: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人走到一定的高度后,总归要回归纯朴,回归简单。
空空而来,空空而去,虽无味,却看得最清。
正如最后一道茶,清淡好似没有味道,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或许才是最真的茶味。
人生如茶,千回百转,似苦似甜,总要慢慢品,方知茶味,五泡五品,看遍人生百态。
人生如茶,千回百转,似浓似淡,总要慢慢走,方知成果。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在儒商的中国,茶是一种味觉体验,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沟通情感的媒介……
正如古茶树由江河水汽养育的茂密丛林里,其来自圣洁高原的唐古拉山雪山水,汇集多个支流后,一叶茶,却是大地的恩情、高山的精魂。
用山泉烧出的水,茶汤清澈嫩绿,更明净透亮,也更甘甜,仿佛封存了明媚的春色在杯中,钟灵毓秀。
茶叶粒粒盘曲如圆螺,紧结重实,质地已不像茶叶,更像墨绿带黑的瓷珠,光滑而致密。捏一小撮,叮咚投入杯中,先倒点水待叶片半展,再继续倒满。球形渐渐打开,一芽两叶垂立水中。嫩绿微黄的茶汤,初初入口,并不觉得有什么特点,只觉干净、绵甜,仿佛时光悄然飞逝。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如同戏文唱罢,千年弹指之间。隐避之言,婉曲之志,浩荡之气,萧寂之情,望着手中的茶,已经不在意是谁研磨出无边的绿意,是谁撩拨了历史的茶烟,是谁品味着绿茶的花样年华……
我们更应注重感受茶叶中蕴藏着天空、雨露和山魂。是这些自然的原力而不是金钱角力,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茶的洗礼。利休大师说:“想象一下没有茶的生活,如果和现在有区别,那么你就不懂茶。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往酽如茶。
时聚风亭月观,煮一壶茶,谈道达旦。(来源:茶听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