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春节期间,亲友聚会,不是推杯换盏,就是品茶聊天。我不喜欢喝酒,专向品茶堆里钻,喜欢怀旧,谈“乡愁”,谈谈农村山间的潺潺小河,聊聊茶园里的窃窃私语,很轻松,很惬意。可是有些人品茶时总要议论:说近几年茶文化炒的很火,茶叶炒的特热。一会儿是普洱茶,一会儿是铁观音,一会儿是金骏眉,现在又炒白茶和黑茶,炒到上万一斤。有人说她是茶,有人说她是药,有人说她是宝,有人说她是古董,到底是什么?你(指我)这个搞了四十年的老茶业给我们说说,茶是什么?
我只好谈了如下看法,今天公开发表,希望大家讨论,也答复那些想问我的人。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茶经》);“茶也,养生之仙药也”(荣西《喫茶养生记》);“就茶而言,是最合卫生,最美之世界饮料”(孙中山《建国方略》)。这些都是古人说的。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诗),“慕诗客,爱僧家”(元稹诗)。“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国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边民“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茶之美丽,茶之重要。
家有真茶,科学常饮,女人变淑女,男人成绅士。因为饮茶能使人“精行俭德”(唐·陆羽《茶经》);“致清导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淡远清真”(明·喻政《茶书全集》);“廉美和敬”(晚芳茶道);“俭清和静”(天福茶道);“正清和雅”(净慧茶道)“和敬清寂”(日本茶道);“和敬俭真”(韩国茶礼);“清静和雅”(观亭茶道,我的茶道:清为茶之廉;静为茶之性;和为茶之魂;雅为茶之韵)。这些都是文化人的研究,不同的茶道,不同的理解,但核心是“和”。物质是一片树叶,怎么泡制?怎么喝?各有不同,对文化各有诠释。
茶是物质,茶是精神,能养生,能淘冶,福慧双修。中国人享用了五千年,还要再喝五千年。越喝越科学,越喝越长寿。但是,她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宝贝和古董。是我们祖先神农献给世界的一片树叶,茶树叶。茶树在《植物学》里属于被子叶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目,山茶科,茶树种。这片树叶有点文化,能吃、能用、能喝。四季常青,永不凋零。不要迷信她,要科学利用她。一片树叶,芳香常在,是实实在在物质,是实实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茶。(作者:滇福瑞工作室,来源:滇福瑞古茶树保护社,图来源:南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