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的茶文化?该如何选茶吧?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什么是中国的茶文化?该如何选茶吧?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茶文化的概念

广义--是指人类在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茶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是专指“精神财富”部分,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2、茶文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茶的产品、茶的功能

社会属性--人对茶的利用、对茶的寄托。

(注:茶及利用它的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

茶叶中内含物成分

茶叶中的内含物成分种类含量,随不同茶类、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产地域、不同生产季节、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栽培管理方法、不同加工工艺技术、不同原料级别而有差异。

据现代科学检测,茶叶中含有600余种物质,其中有机物质有500余种,约占总量的93.0%~96.5%;无机化合物有100余种,约占总量的3.5%~7.0%。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保健物质主要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生物碱、芳香类物质等。

茶多酚类

(包括儿茶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酚酸类、花色甙类、羟基-基烷醇类等40余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其含量约占干物质总量的15%以上,高的可超过40%,大叶种高于中小叶种。

茶色素类

(包括叶绿素、茶黄素、茶红素、β一胡萝卜素等),约占干物质总量的15.36%~33.42%。

茶多糖

是一类组成复杂且变化较大的混合物,是一种酸性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矿质元素,其含量约占干物质的2.34%~5.13%。

茶皂素

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其含量只占干物质总量的0.07%左右。

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为一类高分子量的含氮有机物,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但是只有10%左右可溶于热水。在茶叶中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氨基酸,共有30余种,大多数为人体所必需,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

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约为干物质总量的2%~5%,其中茶氨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精氨酸约占13%,天门冬氨酸约占9%,谷氨酸约占8.7%,其余约占13%。

生物碱

为一种嘌呤类化合物,包括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约占干物质总量的3%~5%,其中咖啡碱占有2%~4%,可可碱与茶碱占1%。

矿物元素

茶叶中的矿质元素相当丰富,磷、钾含量最高,钙、镁、铁、锰、铝次之,铜、锌、钠、硫、硒、氟为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24种矿质元素。

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饮用的茶

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别,茶性有寒凉温热之异。

一、绿茶茶性寒凉

只适宜阳盛体热和阴虚火旺之人饮用,脾胃虚寒之人不宜饮用。

二、红茶茶性温和

适宜所有人饮用,特别是老人、少儿、孕妇、胃寒病人饮用。如果在饮用红茶前,在冲泡好的红茶汤中加入牛奶、方糖,不但风味独特,而且养生保健功效更佳。如果喜欢饮用特殊风味的红茶,可加入柠檬、草莓、桂皮、姜汁、荔枝汁等配料饮用,更有一番风味。也可以制成泡沫红茶、珍珠奶红茶等调饮式红茶,其品饮情趣与文化价值更高。

三、青茶茶性不寒不热

是一种中性茶,大多数人可选择饮用。但是,近几年采用轻发酵工艺加工而成的清香型铁观音和广东生产的单丛乌龙茶,其茶性寒凉,脾胃虚寒之人不宜选择此茶饮用。

四、黑茶茶性温和

在六大基本茶类中茶性最平和的茶类,适宜所有人饮用。同时,黑茶的渥堆是一种湿热发酵过程,大量菌类微生物参予了发酵,至渥堆、干燥、贮放后大量益菌微生物仍存留在茶体中,饮用黑茶既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又可生津止渴,利尿通便。

选择黑茶时适宜选择熟茶,不要选择未达到品质标准的生茶,以免损伤身体。

五、黄茶茶性接近绿茶,不宜饮用绿茶之人不宜饮用黄茶。

六、白茶茶性近似青茶,适宜饮用青茶之人亦适宜饮用白茶。

七、代用茶大多具有保健与药用功效,故民间用其代替茶饮。代用茶性较为复杂,应以茶性和民间实践经验为依据,科学选择代用茶。

苦丁茶其味苦,茶性寒凉,入脾、胃、肝、胆、肺五经,适宜头火盛,胃火高,内湿大的人饮用,所以广东人把苦丁茶作为清热消暑的凉茶饮用。(来源:普洱世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