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质期到底有多久?怎么判断茶叶过没过期?

  • A+
所属分类:茶百科
茶叶的保质期到底有多久?怎么判断茶叶过没过期?
 
购买茶叶的时候你注意过包装上的日期吗?有些茶的生产日期已经“过期”了,为什么还能销售?
 
“过期”一般是以包装上面印刷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计算的。而茶叶中大多的陈年老茶却是超出包装上的保质期范围的。现在很多人都以拥有老茶、喝老茶为自豪,他们认为茶叶“越陈越香”。是真的吗?茶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的说法?
 
你需要了解常见的几种老茶知识。
 
1.茶叶包装上的保质期
 
市场流通的茶叶产品包装上都清楚地印刷着茶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般绿茶和黄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是18个月,即一年半;红茶和乌龙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为2年或3年;
 
黑茶、普洱茶、白茶、陈皮普洱的包装上,基本上都印刷着类似“保质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过了保质期是否就意味着茶叶变质了呢?
 
只能说不是绝对的。为了最佳的品饮效果,在保质期内喝完是最好的。但茶叶的品质关键还是看保存,保存不好的茶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保存得好的茶即使过期了也还能喝。也就是说过期与变质并不能划等号。
 
2.生产日期和原料日期有什么区别
 
现行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为GB7718-2011。该标准为2011年4月20日发布,自2012年4月20日开始实施,替代了之前的标准GB7718-2004。
 
关于生产日期,文件中有如下描述:生产日期(制造日期)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3.如何判断茶叶变质
 
如果对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最好在保质期内饮用。保存茶叶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阴凉。如果茶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管是否过保质期,这样的茶都已经不能喝了。
 
明显变色
 
茶叶久存之后颜色变深是正常的,比如白茶经过五年左右的存放,颜色会从杏黄到深黄到红褐,但茶汤这一直都是通透明亮的。但需注意,如果茶汤不仅变深,还变得暗褐浑浊,丝毫没有透亮的感觉,这样的茶很有可能是变质了。
 
出现异味
 
茶有很强的吸附性,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闻到茶叶有明显的樟脑丸味、油腥味,这样的茶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变软霉变
 
茶叶最佳的含水率是5%左右,含水率如果超过了10%,茶叶就很容易受潮发霉。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脆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捏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那么这个茶叶肯定是变质无疑了,不能再饮用了。
 
几种常见的老茶
 
业内比较公认的几种适合长期存放的茶是白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而绿茶、红茶一般不建议久存。
 
老茶有什么标准呢?老茶的基础是茶的原料本身品质要好,另外,年份不是唯一的标准,储存条件很关键。好的老茶,一定是纯净无异味的,更不会出现返潮、霉变的现象,否则再贵也不能喝。
 
●老白茶
 
白茶不炒不揉,用日晒的方式制成,在存放的过程中,缓慢发酵和转化,放3年后就会有明显的变化,继续存放,白茶的香气会从清新转为浓郁,也会越来越甜醇。
 
●老乌龙茶
 
乌龙茶里面,铁观音和岩茶适合存放,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老铁”“老水仙”等。乌龙茶焙火冷却后密封,在特别的仓储环境中存放,陈年的乌龙茶,干茶呈褐色,汤色深,滋味绵甜甘醇。
 
●老黑茶
 
六堡茶、千两茶之类的黑茶经过陈放之后,明显比新茶的滋味要柔和,带有陈香,滋味醇厚甘甜,有的陈年黑茶还有有明显的金花味。黑茶原料相对较老,成熟的茎叶里含有更多利于转化的物质。
 
●老普洱
 
普洱出生的那一天就开始慢慢生长,普洱的仓储技术一直在业内都是秘密,只要陈放合理,好的普洱转化的空间都很大。陈年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汤感稠厚而顺滑,滋味丰富而有层次感。
 
新茶喝的是鲜,老茶喝的是醇。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存放成老茶,也并非所有的老茶都能喝、都好喝,存茶一定要在良好的条件下储存,才有品饮的价值。如果经过辨别茶叶已经变质,不管是否在保质期内,是肯定不能喝了的。
 
如果对茶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的话,一定要在保质期内饮用,这样不仅保障茶叶的安全性,同时也是新茶最佳的品饮期。(来源:茶可载道,图片来源:品购茶网图库)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