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作为福建闽南安溪的一张亮丽名片的铁观音茶叶,驰名已久,享誉国内外。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一种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叶,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代表品种,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发明于1725年间。铁观音即是茶名,也是商品名,铁观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喝养生功效,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大众饮品。那么,安溪铁观音品质特点怎么样,相信是刚接触茶叶的朋友希望知道的,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安溪铁观音品质特点怎么样?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外界对于铁观音的整体评价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铁观音分为清香型、浓香型、碳香型、陈香型四种。“观音韵”是安溪铁观音的最核心特征。综合来看,安溪铁观音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兰花香、花果香、炒米香、陈香味。
特点一:兰花香
“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清香型安溪铁观音最核心的香味特点是“兰花香”。
清香型安溪铁观音最核心的品质特征就是干茶条索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叶底肥厚软亮。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茶苗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汤色: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特点二:花果香
浓香型铁观音属传统半发醇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 浓、醇、较重,叶子的成色有轻黑和微黄的叶子,也就是成色不是最好,但是口感是最纯正的,深金黄色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传统制法的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的,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韵更加纯正耐泡,观音韵的韵更足!
浓香型铁观音是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的铁观音茶叶,使用百年独特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慢火细焙,铁观音浓香铁观音具有“醇、厚、甘、润”等鲜明特点。其最核心的香味特征是“花果香”。
条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干茶外观欣赏度不高。香气纯正、高雅,优质上等品质带甜花香或蜜香、蜜兰香、花蜜香、花果香、粟香等。
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
浓香型铁观音更适合一些肠胃不好或者肠胃偏凉的茶友长期饮用,调理中气,健脾养胃,消食等保健功效!尤其秋天,冬天喝浓香型铁观音抗寒气,暖胃为佳!北方茶友非常适合。

传统浓香铁观音
特点三:炒米香
炒米香味是碳培铁观音的核心特征,炭焙铁观音茶叶是在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茶基础上,木炭再次进行约5-12小时的炭焙时间(故而得名),火候必须掌握恰到好处,温度不太高,50 - 60度是最好的,因为传统的炭火烧。
炭焙铁观音的茶叶回甘特别,有独特的口感,品尝之后喉咙特别舒爽,带有强烈的火香味。值得一提的是,冲泡之后其茶色汤水深黄,跟平常看到的清汤绿水的清香型铁观音完全不同。
炭焙铁观音就是当今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明亮的虎珀色茶汤,灯光下比葡萄红更迷人;汤色褐红明亮,香气浓郁,滋味甘润生津;茶性温凉,炭焙铁观音属茶中极品。
特点四:陈香味
陈香味是陈年铁观音的最核心香气特征。真正陈年的铁观音汤色红艳,闻上去有淡淡的陈香味,与熟普的香有点类似,但香气比熟普更迷人,因为铁观音本身有其独特的神韵。陈香铁观音又称“老铁”或“陈茶”,是铁观音茶叶经多年收藏,并经过不断的烘精制而成福建安溪铁观音中的一种。
它本身保持了传统的铁观音制作过程,干茶色泽枯暗,汤色深黄、褐色或红褐色,口感好,香气呈现碳香型,但又与碳焙型滋味不同,回甘强,陈年铁观音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和疾病治疗功效。
色泽:干茶色泽枯暗,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越发枯暗。汤色:汤色深黄,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逐渐变化,由深黄—褐色—红褐色。
香气:干茶闻起微酸,有明显陈旧味。味道温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平和。滋味:冲泡后无酸味、微甜、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