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茶叶作为我国的国饮,在国民心中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产茶大国,有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底,我国茶园面积总面积达到4588余万亩。如此大面积的茶园背后,茶叶的种类也非常之多,按照发酵程度来区分,大致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等六个大类,由于发酵程度不同它们的功效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茶的种类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功效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能够叫出茶名的有610种,本文后边摘抄了搜狐网的相关统计数据,以供参考。
一、绿茶
1、代表品种
绿茶主要代表品种包括: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绿茶属性
绿茶: 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绿茶形成了“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等特点。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距今三千多年,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3、绿茶主要功效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茶在英国人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
二、红茶
1、代表品种
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发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较为知名的有正山小种、金骏眉(实际上是正山小种的一个细分类)。此外还分布于安徽的祁红工夫和云南的滇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江西的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湖南的湖红工夫(湘红工夫)、四川的川红工夫、浙江的越红功夫、江苏的宜兴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等地。
2、红茶属性
红茶:又称发酵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汤色以红色为主调,故得名。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3、红茶的主要功效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至于乌龙茶、铁观音等较为中性。
红茶能辅助血糖调节,但仍无确切的定论。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可以红茶酌加黑糖、生姜片,趁温热慢慢饮用,有养胃功效,身体会比较舒服,但不建议喝冰红茶。
三、青茶
1、代表品种
青茶的主要代表茶有:文山包种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茶、 武夷大红袍、凤凰水仙、东方美人、罗汉沉香、红水乌龙、安溪的(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大叶乌龙、毛蟹)、永春佛手、漳平水仙等。
2、青茶属性
青茶也称之乌龙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有绿茶的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3、价值功效
乌龙茶作为中国特种名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四、黄茶
1、代表品种
黄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远安黄茶、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平阳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
2、黄茶属性
黄茶: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属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 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代表茶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黄茶的主要功效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黄茶在保护脾胃,提高食欲,帮助消化等方面效果显著。由于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黄茶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黄茶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五、白茶
1、代表品种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因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泉城红、泉城绿、贡眉、寿眉及新白茶5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2、白茶属性
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3、白茶的主要功效
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
六、黑茶
1、代表品种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黑茶品种可分为紧压茶与散装茶及花卷三大类,紧压茶为砖茶,主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茶,俗称四砖,散装茶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三尖,花卷茶有十两、百两、千两等。
2、黑茶属性
黑茶:是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类。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经渥堆发酵变黑,故称黑茶。黑茶既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因以销往边疆地区为主,故以黑茶制成的紧压茶又称边销茶。 代表茶有普洱茶。
3、黑茶主要功效
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黑茶中含量丰富的茶多糖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液中过氧化物活性的作用。
黑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醒酒,解除酒毒,不但能使烟草的尼古丁发生沉淀,并随小便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清除烟气中的自由基,降低烟气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对于重金属毒物,茶多酚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而多饮茶还可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以下是搜狐网统计的茶叶种类数据,供大家参考,一共600多种。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1 | 普洱茶 | 2 | 西湖龙井 |
3 | 洞庭碧螺春 | 4 | 君山银针 |
5 | 黄山毛峰 | 6 | 六安瓜片 |
7 | 安溪铁观音 | 8 | 祁门红茶 |
9 | 信阳毛尖茶 | 10 | 大红袍 |
11 | 庐山云雾茶 | 12 | 金骏眉茶 |
13 | 正山小种 | 14 | 白茶 |
15 | 绿茶 | 16 | 红茶 |
17 | 黄茶 | 18 | 黑茶 |
19 | 凤凰单枞茶 | 20 | 乌龙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21 | 太平猴魁 | 22 | 峨眉竹叶青 |
23 | 蒙顶茶 | 24 | 南京雨花茶 |
25 | 武夷岩茶 | 26 | 武夷肉桂 |
27 | 闽北水仙 | 28 | 铁罗汉茶 |
29 | 花茶 | 30 | 兰贵人 |
31 | 茉莉花茶 | 32 | 六堡茶 |
33 | 荷叶保健茶 | 34 | 云南滇红 |
35 | 白毛尖雀舌 | 36 | 菊花茶 |
37 | 双井绿 | 38 | 景宁惠明茶 |
39 | 螃蟹脚 | 40 | 径山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41 | 川红茶 | 42 | 中国茶道 |
43 | 月光白 | 44 | 沱茶 |
45 | 黄金芽茶叶 | 46 | 苦丁茶 |
47 | 三杯香 | 48 | 茶具 |
49 | 九曲红梅茶 | 50 | 岩骨花香 |
51 | 翠芽茶 | 52 | 普龙茶 |
53 | 蒙洱茶 | 54 | 恩施玉露 |
55 | 屯溪珍眉 | 56 | 老竹大方茶 |
57 | 桂平西山茶 | 58 | 白牡丹茶 |
59 | 凤凰水仙茶 | 60 | 武当道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61 | 英德红茶 | 62 | 古丈毛尖茶 |
63 | 龙脑茶 | 64 | 崂山绿茶 |
65 | 砖茶 | 66 | 陕西茯茶 |
67 | 工夫功夫茶 | 68 | 茶道六君子 |
69 | 茉莉龙珠 | 70 | 虫屎茶 |
71 | 虫茶 | 72 | 台湾茶 |
73 | 阿里高山茶 | 74 | 金萱茶 |
75 | 文山包种茶 | 76 | 青心乌龙茶 |
77 | 蒙顶黄芽 | 78 | 黄山金毫 |
79 | 渠江薄片 | 80 | 休宁松罗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81 | 涌溪火青茶 | 82 | 敬亭绿雪茶 |
83 | 九华佛茶 | 84 | 曾侯银剑茶 |
85 | 汉家刘氏茶 | 86 | 龟山岩绿茶 |
87 | 狗牯脑 | 88 | 仙人掌茶 |
89 | 天池茗毫 | 90 | 贵定云雾茶 |
91 | 青城雪芽茶 | 92 | 阳羡雪芽茶 |
93 | 鹿苑毛尖茶 | 94 | 霍山黄芽茶 |
95 | 顾渚紫笋茶 | 96 | 雁荡毛峰茶 |
97 | 日铸雪芽茶 | 98 | 东阳东白茶 |
99 | 老班章茶 | 100 | 四大名丛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101 | 白鸡冠 | 102 | 水金龟 |
103 | 石崖茶 | 104 | 永春佛手茶 |
105 | 鸭屎香单丛 | 106 | 雪菊茶 |
107 | 东方美人茶 | 108 | 婺源茗茶 |
109 | 寿眉茶 | 110 | 婺源茗眉茶 |
111 | 黄小茶 | 112 | 黄大茶 |
113 | 荔枝红茶 | 114 | 红碎茶 |
115 | 桂花茶 | 116 | 玫瑰花茶 |
117 | 珠兰花茶 | 118 | 水仙茶 |
119 | 日月潭红茶 | 120 | 安化天尖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121 | 安溪色种茶 | 122 | 凤凰单丛茶 |
123 | 台湾乌龙茶 | 124 | 黄金桂 |
125 | 八角亭龙须 | 126 | 四川边茶 |
127 | 安化黑茶 | 128 | 千两茶 |
129 | 老青茶 | 130 | 洛神花茶 |
131 | 金银花茶 | 132 | 白兰花茶 |
133 | 茶艺 | 134 | 白芽奇兰茶 |
135 | 井岗翠绿 | 136 | 银骏眉 |
137 | 上饶白眉 | 138 | 白毫银针 |
139 | 仰天雪绿 | 140 | 清溪玉芽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141 | 双桥毛尖 | 142 | 水仙茸勾茶 |
143 | 天尊贡芽 | 144 | 石笕茶 |
145 | 桂东玲珑茶 | 146 | 建德苞茶 |
147 | 安吉白片 | 148 | 苍山雪绿 |
149 | 江山绿牡丹 | 150 | 绿春玛玉茶 |
151 | 千岛玉叶 | 152 | 花卷茶 |
153 | 麻姑茶 | 154 | 永川秀芽 |
155 | 天山绿茶 | 156 | 宝洪茶 |
157 | 平水珠茶 | 158 | 十大名茶 |
159 | 七子饼茶 | 160 | 普洱茶膏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161 | 狗脑贡茶 | 162 | 峨眉雪芽茶 |
163 | 茶树 | 164 | 英红九号 |
165 | 陈皮普洱茶 | 166 | 养生茶 |
167 | 日照绿茶 | 168 | 如何辨茶 |
169 | 雪花岩红茶 | 170 | 午子仙毫茶 |
171 | 鸠坑毛尖茶 | 172 | 黄竹白毫茶 |
173 | 乌牛早茶 | 174 | 坦洋工夫茶 |
175 | 漳平水仙茶 | 176 | 禅茶一味 |
177 | 紫砂壶 | 178 | 大麦茶 |
179 | 政和白茶 | 180 | 醒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181 | 茶的分类 | 182 | 天目湖白茶 |
183 | 荞麦茶 | 184 | 梵净山翠峰 |
185 | 英国红茶 | 186 | 龙润茶 |
187 | 湘尖茶 | 188 | 郴州碧云茶 |
189 | 老茶头 | 190 | 茶诗词 |
191 | 古树红茶 | 192 | 茶宠 |
193 | 滇青茶 | 194 | 滇绿茶 |
195 | 老鹰茶 | 196 | 蜜兰香单枞 |
197 | 玉兰香单枞 | 198 | 宋种芝兰香 |
199 | 姜花香单枞 | 200 | 贡尖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201 | 乌岽茶 | 202 | 三江茶叶 |
203 | 冰岛普洱茶 | 204 | 黄金茶 |
205 | 雪茶 | 206 | 便秘茶 |
207 | 安吉白茶 | 208 | 泡茶方法 |
209 | 冻顶乌龙茶 | 210 | 藏茶 |
211 | 老白茶 | 212 | 福鼎白茶 |
213 | 金针白莲 | 214 | 锡兰红茶 |
215 | 生茶 | 216 | 抹茶 |
217 | 青砖茶 | 218 | 米砖茶 |
219 | 大叶青茶 | 220 | 半天夭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221 | 铜骏眉 | 222 | 黄观音 |
223 | 白毫 | 224 | 毛尖 |
225 | 黑乌龙茶 | 226 | 小种红茶 |
227 | 玄米茶 | 228 | 大吉岭红茶 |
229 | 喝茶礼仪 | 230 | 隔夜茶 |
231 | 五峰毛尖 | 232 | 采花毛尖 |
233 | 盖碗茶 | 234 | 宋种1号 |
235 | 宋种八仙茶 | 236 | 宋种东方红 |
237 | 宋种 | 238 | 春茶 |
239 | 新茶 | 240 | 制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241 | 炒茶 | 242 | 煮茶 |
243 | 陆羽茶经 | 244 | 老君眉 |
245 | 明前茶 | 246 | 苦荞茶 |
247 | 下关沱茶 | 248 | 大益茶 |
249 | 茅岩莓茶 | 250 | 桑茶 |
251 | 闽红 | 252 | 不知春茶 |
253 | 南糯白毫 | 254 | 英山云雾茶 |
255 | 大雪山茶 | 256 | 青钱柳茶 |
257 | 南岳云雾茶 | 258 | 云雾茶 |
259 | 高山云雾茶 | 260 | 云台山云雾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261 | 老山云雾茶 | 262 | 台湾梨山茶 |
263 | 茶叶历史 | 264 | 大佛龙井 |
265 | 黄枝香单枞 | 266 | 四川康砖 |
267 | 茯砖 | 268 | 安化松针茶 |
269 | 高桥银峰茶 | 270 | 金井毛类茶 |
271 | 野针王 | 272 | 兰岭毛尖茶 |
273 | 东山秀峰茶 | 274 | 石门银峰茶 |
275 | 景迈古树茶 | 276 | 帕沙古树茶 |
277 | 南糯山古树 | 278 | 勐宋古树茶 |
279 | 老曼峨古树 | 280 | 那卡古树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281 | 贺开古树茶 | 282 | 班盆古树茶 |
283 | 碣滩茶 | 284 | 肉桂香单枞 |
285 | 桂花香单枞 | 286 | 八仙单枞 |
287 | 海青茶 | 288 | 尹珍白茶 |
289 | 孔明茶 | 290 | 富硒茶 |
291 | 紫阳富硒茶 | 292 | 恩施富硒茶 |
293 | 凌螺春 | 294 | 武阳春雨茶 |
295 | 保靖黄金茶 | 296 | 牛蒡茶 |
297 | 杉林溪乌龙 | 298 | 紫阳毛尖茶 |
299 | 陕西青茶 | 300 | 兰溪毛峰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301 | 雾里青茶 | 302 | 金寨翠眉茶 |
303 | 野生茶 | 304 | 金寨野茶 |
305 | 黄山野毛峰 | 306 | 金寨白茶 |
307 | 巴山雀舌 | 308 | 金线莲茶 |
309 | 峨眉毛峰 | 310 | 碧潭飘雪 |
311 | 太白银毫 | 312 | 鸡鸣贡茶 |
313 | 天柱弦月 | 314 | 秦巴雾毫 |
315 | 定军茗眉 | 316 | 宁强雀舌 |
317 | 女娲银峰 | 318 | 象园雾芽 |
319 | 汉水银梭 | 320 | 桐城小花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321 | 松萝茶 | 322 | 岳西翠兰 |
323 | 舒城兰花茶 | 324 | 白云春毫 |
325 | 顶谷大方茶 | 326 | 小兰花茶 |
327 | 祁红香螺 | 328 | 六安篮茶 |
329 | 安茶 | 330 | 祁门安茶 |
331 | 百两茶 | 332 | 十两茶 |
333 | 万两茶 | 334 | 勐库茶 |
335 | 信阳红 | 336 | 仙芝竹尖 |
337 | 天柱剑豪 | 338 | 白沙溪茯茶 |
339 | 茶叶评审 | 340 | 易武普洱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341 | 麻黑普洱茶 | 342 | 开化龙顶茶 |
343 | 洞庭春茶 | 344 | 凤凰雪片茶 |
345 | 白毛茶 | 346 | 遵义红茶 |
347 | 白琳工夫 | 348 | 武夷奇兰 |
349 | 台茶十八号 | 350 | 台湾高冷茶 |
351 | 湄江茶 | 352 | 沩山毛尖 |
353 | 金茶 | 354 | 禅宗纪录片 |
355 | 莫干山黄芽 | 356 | 天目茶叶 |
357 | 雪水云绿茶 | 358 | 天目青顶茶 |
359 | 茶文化 | 360 | 茶语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361 | 茶德 | 362 | 茶联 |
363 | 茶道精神 | 364 | 茶俗 |
365 | 茶书 | 366 | 茶画 |
367 | 熟普洱茶 | 368 | 熟茶 |
369 | 生普洱茶 | 370 | 生熟茶区别 |
371 | 金坛雀舌 | 372 | 羊岩勾青茶 |
373 | 浮来青茶 | 374 | 紫茶 |
375 | 华顶云雾茶 | 376 | 七佛贡茶 |
377 | 米仓山茶 | 378 | 雪域俄色茶 |
379 | 蒲江雀舌 | 380 | 罗村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381 | 屏山炒青 | 382 | 叙府龙芽 |
383 | 雅安藏茶 | 384 | 早白尖 |
385 | 团茶 | 386 | 雨前茶 |
387 | 化佛茶 | 388 | 古劳茶 |
389 | 国胜茶 | 390 | 车云山毛尖 |
391 | 通天岩茶 | 392 | 昔归普洱茶 |
393 | 竹筒茶 | 394 | 宜兴红茶 |
395 | 宁红工夫茶 | 396 | 昭平红茶 |
397 | 茉莉红茶 | 398 | 四大红茶 |
399 | 崂山红茶 | 400 | 莒南绿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401 | 花草茶 | 402 | 续茶经 |
403 | 茶疏 | 404 | 煮泉小品 |
405 | 茶录 | 406 | 品茶要录 |
407 | 煎茶水记 | 408 | 十六汤品 |
409 | 茶谱 | 410 | 张伯渊茶录 |
411 | 阳羡茗壶系 | 412 | 公道杯 |
413 | 孕妇喝茶 | 414 | 茶疏译文 |
415 | 潮州工夫茶 | 416 | 大观茶论 |
417 | 柏塘山茶 | 418 | 白沙绿茶 |
419 | 英德绿茶 | 420 | 无锡毫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421 | 太湖翠竹 | 422 | 仙湖茶 |
423 | 太云白茶 | 424 | 黄山道茶 |
425 | 岭头单枞 | 426 | 越乡龙井 |
427 | 天方富晒茶 | 428 | 凌云白毫茶 |
429 | 茅山青峰 | 430 | 武平绿茶 |
431 | 天宝贡茗 | 432 | 金山翠芽 |
433 | 官茶 | 434 | 方茶 |
435 | 扁茶 | 436 | 紧茶 |
437 | 喝茶时间 | 438 | 回龙茶 |
439 | 白玉仙茶 | 440 | 桐柏红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441 | 女儿环 | 442 | 五行茶 |
443 | 配方茶 | 444 | 紫芽茶 |
445 | 紫娟茶 | 446 | 泰山女儿茶 |
447 | 泾县兰香 | 448 | 永胜油茶 |
449 | 绿杨春 | 450 | 岳西茶 |
451 | 岳西翠尖 | 452 | 岳西绿月 |
453 | 官窑 | 454 | 钧窑 |
455 | 定窑 | 456 | 哥窑 |
457 | 汝窑 | 458 | 矮脚乌龙 |
459 | 蒸青绿茶 | 460 | 晒青绿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461 | 溧阳白茶 | 462 | 剑门绿茶 |
463 | 虞山绿茶 | 464 | 香茶 |
465 | 烟茶 | 466 | 新工艺白茶 |
467 | 云南绿茶 | 468 | 河红茶 |
469 | 翠尖茶 | 470 | 雪山黄龙茶 |
471 | 香菇寮白毫 | 472 | 雪龙茶 |
473 | 龙谷丽人茶 | 474 | 遂昌银猴 |
475 | 云海白毫 | 476 | 象棋云雾 |
477 | 墨江云针 | 478 | 南川红碎茶 |
479 | 靖安白茶 | 480 | 云南大白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481 | 福鼎大白茶 | 482 | 福鼎大毫茶 |
483 | 三清山白茶 | 484 | 瑞州黄檗茶 |
485 | 周打铁茶 | 486 | 小布岩茶 |
487 | 梅龙茶 | 488 | 英山茶叶 |
489 | 松溪绿茶 | 490 | 大悟绿茶 |
491 | 九龙茶 | 492 | 鹤峰茶 |
493 | 前峰雪莲 | 494 | 窝坑茶 |
495 | 双龙银针 | 496 | 金水翠绿 |
497 | 狮口银牙 | 498 | 东湖银毫 |
499 | 黄山绿牡丹 | 500 | 河西园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501 | 瑞草魁 | 502 | 普陀佛茶 |
503 | 峨眉峨蕊茶 | 504 | 文君茶 |
505 | 蒙顶石花 | 506 | 青山绿水茶 |
507 | 绞股蓝茶 | 508 | 安顶云雾茶 |
509 | 元阳云雾茶 | 510 | 曼松贡茶 |
511 | 梅占茶 | 512 | 石阡苔茶 |
513 | 霍山黄大茶 | 514 | 浮瑶仙芝 |
515 | 金观音 | 516 | 君山毛尖 |
517 | 竹壳茶 | 518 | 大禹岭茶 |
519 | 炒青绿茶 | 520 | 新垌绿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521 | 凤冈锌硒茶 | 522 | 湄潭茶叶 |
523 | 浓香铁观音 | 524 | 清香铁观音 |
525 | 莲心茶 | 526 | 闽北乌龙茶 |
527 | 闽南乌龙茶 | 528 | 广东乌龙茶 |
529 | 江华毛尖 | 530 | 余姚仙茗 |
531 | 宁海望海茶 | 532 | 东海龙舌 |
533 | 古树茶 | 534 | 台地茶 |
535 | 宁波白茶 | 536 | 武夷白瑞香 |
537 | 武夷北斗 | 538 | 遵义毛峰茶 |
539 | 羊艾毛峰 | 540 | 贵州红碎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541 | 赵司贡茶 | 542 | 朵贝贡茶 |
543 | 阿里山红茶 | 544 | 珠露茶 |
545 | 金山时雨茶 | 546 | 崂山云峰茶 |
547 | 平阳黄汤 | 548 | 资溪白茶 |
549 | 邓村绿茶 | 550 | 普洱老黄片 |
551 | 日照雪青茶 | 552 | 金单丛 |
553 | 客家擂茶 | 554 | 擂茶 |
555 | 芦笋茶 | 556 | 清明茶 |
557 | 中岳仙茶 | 558 | 泉岗辉白茶 |
559 | 花果山云雾 | 560 | 雪山白露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561 | 古藤茶 | 562 | 石乳香 |
563 | 观音王 | 564 | 南山白毛茶 |
565 | 仁化白毛茶 | 566 | 合箩茶 |
567 | 银毫茶 | 568 | 泾县特尖 |
569 | 黄花云尖 | 570 | 汀溪兰香 |
571 | 爱民绿茶 | 572 | 四明龙尖 |
573 | 钱塘龙井 | 574 | 金龙玉珠 |
575 | 宜昌红茶 | 576 | 安溪白茶 |
577 | 昭君白茶 | 578 | 金丝皇菊 |
579 | 湄潭翠芽 | 580 | 四季喝茶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581 | 老帕卡茶 | 582 | 巴山银芽 |
583 | 皖西白茶 | 584 | 龙岩斜背茶 |
585 | 云南把把茶 | 586 | 桐柏玉叶 |
587 | 泉城红茶 | 588 | 泉城绿茶 |
589 | 感通茶 | 590 | 刺儿茶 |
591 | 蒙顶甘露 | 592 | 富阳岩顶茶 |
593 | 婺州举岩茶 | 594 | 临海蟠毫茶 |
595 | 磐安云峰茶 | 596 | 绿宝石茶 |
597 | 甜茶 | 598 | 碎铜茶 |
599 | 琴鱼茶 | 60 | 金锁匙 |
序号 | 茶叶名称 | 序号 | 茶叶名称 |
601 | 普洱谷花茶 | 602 | 醉金枝红茶 |
603 | 茶刀撬茶 | 604 | 药茶大全 |
605 | 枸杞芽茶 | 606 | 黄梅禅茶 |
607 | 什么是茶人 | 608 | 有机绿茶 |
609 | 百抖茶 | 610 | 象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