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国茶叶按照发酵程度来区分,可分为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由于茶类不同,其色、香、味、形都会不同,今天我们把六大茶类的色、香、味、形来一次大PK,看看你喜欢哪一种,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一、绿茶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
1、色
绿色:有绿黄的、有黯淡的、浅绿……,大部分为浅绿色。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2、香
鲜爽:绿茶的香气多来自于鲜叶中原有的香气组分,以及因加工受热而转化成的芳香成分,通常带有典型的烘炒或蒸青香气,通过挥发性化合物的共同作用,终构成了绿茶青、香、鲜爽的感觉。
3、味
绿茶的滋味,基本上由具有苦、涩、鲜、甜四要素化合物组合。制茶正常的滋味,入口有微苦涩感,很快转为浓烈、醇爽、醇和、平和等滋味,有收敛性、回味爽快回甘。以浓、醇、鲜、甜为好,淡、苦、粗、涩为差,忌异味、变味。
4、形
多样化:茶叶象螺一样,卷曲紧抱,那是螺形绿茶,常见碧螺春。茶叶象针形一样,那是针形绿茶,常见安化松针。茶叶外形扁平挺直,那是扁形绿茶,常见有雀舌茶。茶叶的茶条卷曲,茶条上有白毫,那是卷曲绿茶,常见银峰。茶叶外形松散,一片片的,那是片形绿茶,常见六安瓜片。茶叶外形酷似兰花形状,那是兰花形绿茶,常见太平猴魁。

龙井茶汤叶底
二、红茶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1、色
2、香
香甜:红茶的香气一般为甜香,要求清鲜高爽。因产品种类、鲜叶品种、产地、季节等不同,有的具有特有的花香或蜜糖香。常见的香味有: 毫香、清香、嫩香、火香、花香、果香、甜香、松烟香等。
3、味
味醇:优质红茶以甜醇为主,小种红茶醇厚回甘,工夫红茶鲜、醇、爽为主,劣质茶滋味苦涩和浓涩,甚至有异味。好的红茶在入口苦味(注意这种苦是如同好的咖啡一样的非常“正”的苦味,绝对没有“涩”的感觉)后会是很好的回甘,你的嘴角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所谓的“丝丝甜”。
祁红还会有非常迷人的香气,各人描述不同,有的说是“蜜糖香”,有的说是“兰花香”,后来干脆叫做“祁门香”,正宗的祁红的香气会让你喝过一次之后,很难忘怀。
4、形
条 型:大部分以条形为主。其干茶形状呈条形,茶条的长度比宽度大好几倍,有直条形、眉形、浓眉形。卷曲型、砖 型、碎片型等。

红茶
三、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1、色
乌龙茶兼具绿茶和红茶的特点,所以颜色是介于不红不绿的。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铁观音呈砂绿或墨绿,而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
乌龙茶干茶、茶汤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颜色:铁观音干茶呈绿色,砂绿或墨绿色等;茶汤为淡黄色、黄色。干茶呈金色;茶汤金黄色。大红袍、凤凰单丛等干茶呈褐色或红褐色,有的乌润;茶汤为橙红色。
2、香
乌龙茶的香味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细腻花果香型、花果香型、老火香型、老火粗味型。
细腻花果香型:其类似水蜜桃或兰花的香气,广东潮安凤凰单丛,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肉桂,台湾冻顶乌龙等,均带有浓郁而细腻的花果香味。这种香气最好,简称“细韵”。
花果香型:它与细腻花果香型相比,香味类型相同,显水蜜桃香,滋味清爽,但人口后缺乏鲜爽润滑的细腻感,在青茶中属于二类产品,经济价值也较高,简称“香型”。
老火香型:阴雨天采摘的雨水叶,茶叶发酵走水不均衡,没有什么香味,一般成品茶都偏青,含有青臭味。这种只有通过烤火使得茶水变得温和一些,气味火香味明显。
老火粗味型:粗老的鲜叶原料制作的,味道很粗,简称“粗香”,这种茶叶茶水淡薄,滋味一冲就散,经不起泡,品质最低。即使用大火烘烤,品质也堪忧。
3、味
浓郁:乌龙茶的味道有香气浓郁,入口甘甜的主要特点。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觉;“微香”则指比较而言,其汤味虽香但悠悠然不强烈。
汤浓韵明不很香,其香气浓郁,入口甘甜,汤水色泽相对清淡,尤其头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后,其汤色呈黄绿色,汤水入口,细搅可感其带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酸中有甘,甘中带香,水香长流。
4、形
岩水仙 外形条索肥壮结实、叶端皱折扭曲,如蜻蜓头,色泽青翠黄绿、油润有光,具有“三节色”特征。闽北水仙 外形条索紧细垂实,叶端扭曲,色泽乌润、枝梗、黄片少,无夹杂物。安溪铁观音 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卷曲、多成螺旋形,身骨沉重,色泽油润带砂绿、红点明、俗有“青蒂、绿腹、蜻蜓头、”之称。凤凰单枞 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肥壮,色泽青褐油润而索红线。内质香气浓,有自然的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黄艳带,叶底柔嫩。
四、黄茶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1、色
黄色: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由于干燥时间不足致使叶片边缘发黄造成的。黄茶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三类。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
2、香
黄茶干茶芽身金黄,密披白毫,奇妙之处在于冲泡时芽头冲向水面后竖直下沉,如雨后春笋一般,同时也呈现出不同的香。香气主要有嫩香、清香、花香、甜香、焦香、松烟香等。
3、味
闷黄味:需要明确的是这种闷黄味是香的,是营养物质转化的结果。黄茶色泽金黄光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黄汤黄叶”。茶叶嫩香清锐,茶汤杏黄明净,口味甘醇鲜爽,口有回甘,收敛性弱。黄大茶干嗅香气以火功足有锅巴香为好,火功不足为次,有青闷气或粗青气为差。
4、形
黄茶干茶外形特点因品种和加工技术不同,形状有明显差别。如君山银针以形似针、芽头肥壮、满披毛的为好,芽瘦扁、毫少为差。而蒙顶黄芽以条扁直、芽壮多毫为上,条弯曲、芽瘦少为差。

黄茶
五、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1、色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多为芽头,如银似雪而得名曰“白茶”,以色白隐绿为好;以草绿发黄为劣。通常叶面灰绿或翠绿,色调和,毫心银白,叶背有白茸毛;冲泡时,白茶的颜色范围从浅黄色到浅橙色。叶底嫩度以匀整、毫芽多为上,带硬梗、叶张破碎、粗老为次;茶汤色泽以鲜亮为好,花杂、暗红、焦红边为差。
2、香
香气以毫香浓郁、清鲜纯正为上,淡薄、生青气、发霉失鲜、有红茶发酵气为次。老白茶常见的7中香气有毫香、稻谷香、陈香、药香、花香、粽叶香、枣香(寿眉饼),三年的银针:毫香、稻谷香、药香。三年的牡丹:毫香、药香、花香。三年的寿眉:陈香、药香、枣香(寿眉饼特有的香气)。
3、味
喝过白茶的朋友都知道,白茶的口感是清香、清新、香甜、甘醇、鲜美、酵爽、清甜、醇厚、鲜爽为好;以淡薄、苦涩为劣。
4、形
条索:大部分白茶为直条装,芽叶连枝,匀整,破张少为佳。以毫多、肥壮为好;以芽叶瘦小、毫稀少为劣。

白茶
六、黑茶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1、色
黑褐色:黑茶就跟它的名字一样,长得黑乎乎的,而且硬邦邦的。黑茶的叶底是黑褐色的,但是汤色可不是黑色,而是橙红明亮的,陈茶色泽如琥珀一般。冲泡后有橙黄、橙红、红浓、红暗四种汤色。以橙黄至橙红,颜色透亮为佳。
2、香
3、味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滋味醇和,不会苦涩,喝起来很润滑,有回甘,口感很浓厚。
4、形
黑茶主要以紧压茶为主,有砖块状、沱状(有个窝窝)、饼状、瓜状等等不同的形状。当然也有散茶,比较常见的还是紧压茶。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砖内无黑霉、白霉等,可以有“金花”。

黑茶
小结:
品茶,是一种健康,是一种享受。一款好茶,首先是赏茶,看色泽、外形,静静的感受那股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芳香,品味那大自然赋予的淡淡的幽香与灵性,一款好茶在手,美轮美奂。
接着就是冲泡,选择好茶、好水、好茶具、好环境,愉悦身心,陶冶心智。让那醇厚甘爽的茶香,浓浓的滋味,穿透喉咙的每个角落,感受茶香激发味蕾而释放出的无以伦比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