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陈远,来自云南石屏,毕业于云南农大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在上海,浙江沿海一带工作,从事六大茶类销售培训工作。十年不忘喜欢普洱茶的初心,最终又回到普洱茶的世界来专注普洱茶学习。普洱茶博大精深,《普洱茶1001夜》不断完善资料分享给大家,做到通俗易懂,衷心希望能为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带来一点福音。
普洱茶最早的发源地就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美丽富饶,风景秀丽,这里盛产热带水果,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盛产普洱茶,名扬天下。
西双版纳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和茶马古道源头,植茶、制茶、饮茶、贸茶的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传承不息。勐海巴达大黑山野生茶树王和南糯山栽培型茶王树以及遍布全州的古茶园,便是茶史的“活化石”。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把孔明敬奉为茶祖,称茶为“武侯遗种”。据记载,西双版纳茶叶历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
普洱茶是西双版纳历史最悠久,最有标志性的文明符号。悠久的植茶历史,同时又是一部多个民族习俗、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茶文化,蕴育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神奇美丽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种茶、饮茶、贸茶的习俗沿袭至今。
普洱茶发源地西双版纳茶区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发展茶叶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发展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所必须的生态环境。境内有13万亩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茶园、古茶树,具有稀有性、垄断性的特点,是研究茶叶历史的珍贵资源,又是生产高档普洱茶的优质资源。茶叶是与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生产紧紧相关的古老的传统产业,历经上千年而不衰,新中国成立迄今,茶叶产业保持了稳定发展。如今,全州拥有茶园近50万亩,年产干毛茶2万吨,加工普洱茶逾万吨,稳固地保持着普洱茶研发、生产大州的地位。
普洱茶发源地之西双版纳茶区有分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茶叶资源丰富多采。
勐腊,傣浯地名,“勐”是坝子、地方;“腊”即茶、茶叶之意,意为产茶的地方。勐腊产茶历史悠久,是普洱茶的发祥地和滇藏茶马古道的起始源头,明、清时期云南普洱茶的生产、贸易中心,普茶“古六大茶山”除攸乐外其余五座都集中分布在该县境内的象明、易武、曼腊三个乡镇。
勐海县,位居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西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相连,西、南两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公里;地跨东径99056’--100041’,北纬21028’--22028’之间。境内地势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大小河流众多,属澜沧江水系。土地总面积511平方公里,山地占93.5%。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1℃,相对湿度82%,土壤属花岗岩母质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pH值4—5.5之间,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170-1800米之间的山地丘陵,气候温暖湿润,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全县有傣、哈尼、汉、拉祜、布朗、彝、回、佤等8个世居民族。被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熟茶发酵特别有优势,勐海茶厂就坐落在这个城市,发酵出来的熟茶,销往世界各地,被业界称为经典勐海味。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纵横境内,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东邻江城、勐腊,西接澜沧、勐海,北连思茅,南与缅甸接壤,邻近老挝。地理位置北高南低,属热带和南亚热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静风少寒,基本无霜,分干季和湿季。这里也是我们周恩来总理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脚踩菠萝,头顶香蕉,全国无数的知识青年下乡来建设这个美丽的西双版纳,当然也为茶叶带来更多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特此鸣谢:本图文由《普洱茶1001夜》主讲人陈远先生供稿,版权与本网无关。
【《普洱茶1001夜》更多内容推荐】
《普洱茶1001夜》第100天:西双版纳茶区之勐海和勐腊茶区详解
《普洱茶1001夜》第101天:版纳茶区主题周!版纳茶叶的布局结构
《普洱茶1001夜》第102天:版纳茶区主题周!勐海与勐腊的名山名寨
《普洱茶1001夜》第103天:版纳茶区主题周!布朗山看老班章和老曼峨
《普洱茶1001夜》第104天:勐海主题周!寻找“两勐”之勐宋那卡与勐往曼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