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纵观近两年的茶饮行业,从2017年喜茶进军上海引发全民热议起算,中国的新茶饮运动已经进入到第三年。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网红品牌受外界关注达到一波小高潮,排长龙盛况也是让不少茶饮同行羡慕不已。
然而,在流量红利和资本加速过后,不难发现,产品、运营、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基本功,已经替代流量效应,成为新茶饮行业持续发展中的更重要变量。
从外部环境的变迁和企业本身的调整,新茶饮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不再强调流量,纯营销已不是最佳选择
不可否认,饮茶饮行业的起势,流量营销功不可没。从去年起,流量效应所带来的红利在明显减弱,但是却依旧影响着舆论。
2018年,“排队”不再是新茶饮行业最显著的标签,这显示仅仅依靠流量已经不足以继续支撑行业增长。新茶饮消费进入“日常化”,喜茶与奈雪两家通过增加门店与强化品牌来淡化流量运营与网红标签;借着抖音大火的答案茶,其创始人工作重心也不在仅仅局限于流量营销,而是转向了餐饮项目。
从加速扩张到精益扩张
弥补流量效应衰减、强化日常消费的方式是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触达。门店数量与密度被认为是当下最重要的护城河之一。
2018年是加速扩张的一年,喜茶与奈雪的茶新增门店数均接近100家,总门店数接近200家。新增门店数同比翻倍,并从一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全面铺开。而在快速扩张抢占空白市场后,扩张的有效性与性价比将决定品牌持续发展的潜力。
这种“精益扩张”强调进入一个新区域时,优先选择势能最好释放的标志性商圈,再逐步布点其他区域形成配合。
而从本质上来说,精益扩张的基础与支撑是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与减少损耗成为首要目标。比如,喜茶强调ERP系统的运用;奈雪的茶则强化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引进。
多品类与跨界经营正成为主流
茶饮行业正在呈现全方位的混业经营状态。首先,茶饮与欧包等产品的搭配几乎已经成为行业标配。除此之外,冰淇淋、酸奶饮品、咖啡系列饮品乃至鸡尾酒等,也已经进入了新茶饮的经营范围。
另一方面,餐饮行业正在跨界“卖茶”。由于茶饮的流量效应与高利润特点,且消费场景天然与餐饮相连,以火锅企业为代表的餐饮行业也正在布局茶饮市场。例如,呷哺的高端火锅店品牌凑凑已经正式推出了系列奶茶;小龙坎,也推出了独立门店的茶饮品牌龙小茶。
不论是标准的茶饮企业还是跨界的火锅企业,品类扩张最终考验的是产品专业度、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洞察。
新零售提升体验与数据化能力
小程序成为探索新零售的最重要工具。小程序所带来的数据资产将充分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与偏好,从而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营销。另外,接入外卖体系也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全球化成为提升品牌的新策略
对扩张期的新茶饮品牌来说,全国化意在更实际的市场覆盖,全球化则主打更务虚的品牌输出。在全球化战略中,市场成熟、文化相近、消费习惯相似是最重要原因。比如,喜茶与奈雪先后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站。
总而言之,未来的新茶饮行业,将是坪效、规模、品牌与文化输出的综合竞争。(图文来源:茶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