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图为普洱生茶茶饼
在中国茶区乃至全世界的茶叶种植的版图上,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乃是茶叶生产、种植的重地,甚至被授予“世界茶源”之尊称。随着云南普洱茶古树茶、山头茶等概念的兴起,云南普洱茶产地逐渐透明化,被茶客所知。此外,还有部分普洱茶产地名山因生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王树”,该地也就成了中外各行各业专家前来朝拜的圣地。
就近百年以来的普洱茶发展,业界人士将其分为主要的三个代表时代,即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其中,号级茶,是指从50年代中后期私人商号生产加工制成的茶品,该时代主要的代表商号如宋聘号、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福元昌、车顺号等老茶号。
而印级茶时代,是指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期,此时间段由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生产加工制成的茶品。除却在当下被普洱茶老茶界、投资收藏界、拍卖界所指的“无纸红印”,价格高达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数千万的天价茶外,最具代表的印级茶就是“八中一茶”中茶牌商标的茶品,即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圆茶。此外,七子饼茶,则是指文革时期由圆茶改名为七子饼茶到现今的这一时段,始于三大鼎足的国营茶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
从以上三个时代来看,普洱茶生茶与熟茶之分的时间节点,也就是在七子饼茶时代。由于普洱生茶陈化周期较长,为了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并于1973至1975年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该时期,最具标志性的茶品,就是现今普洱茶消费市场认识度较广的中茶牌7581熟茶砖。普洱茶界新篇章就此拉开了序幕,普洱茶品也随之一分为二,即普洱茶生茶与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图为普洱熟茶茶饼
普洱生茶、熟茶本质区别在于有无“渥堆发酵”,熟茶,在未发酵前的制作工艺与生茶基本相似,该阶段的制作工艺我们称其为晒青茶制作阶段,即普洱茶制程第一个阶段。而普洱茶制程第二个阶段,从本质上区分开了生、熟茶,是普洱茶生熟茶制程分水岭阶段。(编者在此不对制程做更多赘述,在后续章节【工艺篇】会为读者详细解读。)
普洱茶制程第一个阶段可看做晒青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流程可以简写为:茶鲜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从晒青毛茶到成品茶制程,简称为普洱茶制程第二个阶段,又可总结为九个字,即称、置、套、蒸、倒、揉、定、晾、脱。
从晒青茶到生、熟茶第二个阶段制程来看,普洱茶生茶制程工序要简单得多,熟茶制程难点在于多了“渥堆发酵”工艺。所谓渥堆发酵,是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厚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等生物因子及化学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外形、风味、品质。除此之外,后续成品制程,生熟茶近乎雷同。
上述主要讲述生熟茶工艺区别,就品质而言,普洱生茶自然陈化进程较为缓慢,但随时间的沉淀,茶体内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内含物的转化愈加完全,其陈香也愈发醇和、平稳,香韵活泼,茶香馥郁而多变。而普洱熟茶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大大提升了其内含物质陈化效率,内含物质的转换及形成也会有本质区别。熟茶在发酵过程中减苦除涩,除去晒青茶青味,滋味愈显醇厚,口感以“香、甜、醇、厚、滑”为主,这应是生茶陈放几十年后才具备的口感。造就两者各有风味,在本质与口感上区别甚大。
因此,生熟茶区别可以从外形、滋味、汤色、香气、叶底等方面,再结合实际进行参考,从而区分普洱生茶与熟茶的不同之处,详情可参考下图。
此方法区别生熟茶须注意以下几点特列:如轻发酵的熟茶,其叶底与部分生茶的茶底的区别并不明显;又如储存年限过长而碳化的生茶,汤色与熟茶近乎雷同等。因此,在区分普洱生茶、熟茶时,应考虑特殊情况,不能单凭某一因子断论,还需要综合多个因子来进行辨别。
从茶性角度来看,普洱生茶属于寒性,活性较高,在功效作用方面,主要有降脂、提神、降火、减肥、防癌等功效,较为适合年轻、体热等茶客群体饮用。对于胃寒、体寒等茶客群体而言,可以适量而饮,却不推荐多饮。
图为普洱茶熟茶发酵
普洱熟茶由于经过人工“渥堆发酵”提前陈化处理,在茶性方面较为温和,加之内含大量有益人体的菌种,在保健功效方面具有暧胃、护胃、养胃等作用。用中医理论来说,熟普基本是偏温性的,较为适合女性群体与老年人饮用。
喝茶不该以自己喜好而定,理应酌量而饮,以“绿色健康”为准绳。至于何谓“酌量”,相信茶客心里自有一杆秤衡量一二,相关人生也指出“喝茶看体质”的说法,确实是结合专业与实际为一体的喝茶道理,可以多多遵循,身体健康才是人生里诸多后续的基础。
普洱生、熟茶因制作工艺有所区别,两者品饮价值也各有风味。而在投资与收藏界,普洱茶生茶投资与收藏价值属性略高于普洱茶熟茶,在上文提及拍卖价格高至数万乃至百万元的“天价”印级茶,也多指普洱茶生茶品类中的普洱茶老茶。
若普洱茶市场是一座“江山”,那普洱茶生、熟之别则将这座江山一分为二,国内大部分普洱茶商多将生熟茶市场一并兼顾,也有不少茶商专注于生、熟茶其中一类。近年也不断有茶商尝试“古树”“纯料”熟茶,敢于冒大风险去咬第一口苹果,确实值得称赞,应该是将市场瞅准了高端消费,至于此类产品能在市场掀起多少风浪,还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单了。(《普洱茶知识100讲》系说茶网独家出品,谦不语撰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普洱茶知识100讲系列文稿推荐
普洱茶知识100讲(第一版)
【普洱茶知识100讲(修订版)】专题(说茶网独家出品)
普洱茶知识第1讲: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知识第2讲:关于“普洱茶”的命名?
普洱茶知识第3讲:普洱茶属于什么茶?
普洱茶知识第4讲: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普洱茶知识第5讲:云南大叶种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