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春、夏、秋茶之类的“季节茶”,在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普洱茶的春、夏、秋茶之类的“季节茶”,在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说起普洱茶,坊间有传言称:“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不如秋白露。”那么,你知道这句话里面的春茶、夏茶和秋茶究竟是怎么划分的吗?有什么划分依据吗?接下来笔者就来简单梳理一下。

1.以鲜叶采摘时间为界,分出春茶、夏茶和秋茶

无论是六大茶类里的春茶、夏茶、秋茶,还是在普洱茶里面的“季节茶”类划分,它们的划分依据都是鲜叶的采摘时间(因普洱茶在加工工艺上的连续性较强,就不把普洱茶的加工制作归结到其中)。

通常来说,普洱茶中春茶指代的是鲜叶于2月底到5月中旬这个时间段里采摘;而夏茶在时间上略有推移,一般指鲜叶在每年的6月初到7月中旬这一时间段采摘,秋茶的战线则拉得更长,从7月的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为止。

普洱茶的春、夏、秋茶之类的“季节茶”,在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2.因“具体情况”的不同,“季节茶”采摘时间会在对应时令上浮动

虽然笔者前面说过普洱茶的春、夏、秋茶在时间上的以茶青采摘时间为依据的,但它并不是这些“季节茶”划分的唯一标准。随着当时当地的天气状况的不同,它的鲜叶采摘时间可能会在原先的时间段上波动。

拿2019年春茶发芽的时间来说,由于版纳茶区今年冬天气候温暖湿润,无形中加快了茶树萌芽的时间,因而春茶采摘时间相对于以往来说就会提前一些,但这却并不妨碍我们把它认定为春茶。

由此也说明了一点,我们在区分春茶、夏茶及秋茶的时候,不应不加分辨地以其鲜叶采摘的时间点(或者说是细化到某一时某一刻的具体时间点)为划分依据,而应学会变通,在具体的时间划分上也应该允许其有“小误差”存在(前提是不脱离某一季节所规定的时间段)。相应地,那些被普洱茶界名人或意见领袖人为分割细化出的茶类,是否只是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参考依据呢?

另外,就春茶、秋茶和夏茶的季节区分来说,想要知道该款茶是哪一季节的茶,除了结合该款茶的鲜叶采摘时间之外,是否还应从该款茶在茶青、茶汤、茶滋味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来加以分辨,这样得出的判断,差值是不是会小一点呢?

3.春茶并不是普洱茶春茶的终极类目,它还有其他细分类目

尽管春茶指的是茶青采摘时间跨越2月3日-5日到5月5日-7日的时间段(也即四季时令上从立春到立夏的时间),我们能够最直接地划分出春茶这个类目的“季节茶”,但又因春茶在普洱茶界有其自身公认的口感价值和行业地位。因而,有的茶农或茶商为进一步炒高普洱茶的价格,假借学界给出的头春茶、二春茶、春尾茶之名,对春茶做更为细化的分类,并借助春茶的风口开启漫天要价的炒作之旅。

可能因其采摘时间的不同,所呈现的口感滋味会略有差异,茶商也能因此而巩固自己的定价权。不过,这些在普洱茶大类目下嵌套着的细分类目,它们的茶青采摘时间相距不过前后几天的春茶,品质怎样,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对普洱茶的供求双方来说,细分的普洱茶类目或将为商家抓取更精准的目标用户,赢得更大的议价空间,但对于作为普通消费茶的你我来说,一旦处在普洱茶信息供应链的闭环上,很有可能会使普通茶叶消费群体(特别是对普洱茶认识不是很深的消费者)受到不法商家的“期瞒”,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付出不必要的“成本”。

普洱茶的春、夏、秋茶之类的“季节茶”,在时间上是怎样划分的?

4.“谷花茶”只是秋茶名称上的一个变种,依然是普洱茶

很多对普洱茶知之甚少的茶友可能会有这样一个误解,以为“谷花茶”是什么新兴茶种。殊不知,它只是普洱秋茶的一个别名而已,因其在采摘时,恰逢五谷丰登的丰收时节,稻谷飘香。所以,这一时节制成的茶,又有“谷花茶”这样文艺又贴切的美名。说到这,希望大家对它不要再有其它的误解了。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普洱茶的春茶、秋茶、夏茶在时间划分上的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更深入的学习普洱茶有帮助。(本文系说茶网原创,作者:简抒,图片来源:南茗佳人,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