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2019年8月1日,国务院“放管服”文件面向社会公布。根据中国政府网刊发国务院“放管服”文件的相关内容,结合茶行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作出预判:2020年底之前,茶艺师、评茶员工种或将退出职业资格证书的目录,改为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时隔不久,2019年8月19日,人社部(2019)90号文“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面向社会公布。指导意见最后提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作为茶行业从业人员,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我们对政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我们又深受政策的影响。关注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本质上关注对行业以及自身前途命运的影响。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改革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首先是制度本身的内在逻辑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的发展不够成熟,为了尽快建立起职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建立起由政府公信力背书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不断的趋向成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转向由行业公信力背书,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既往职业资格证书门类经过改革,减少了70%以上。现有职业资格门类总计140项。国务院“放管服”文件中明确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再压减一半。现有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主要包括两类: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茶艺师、评茶员工种就属于水平评价类。这次人社部意见中明确表示:对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逐步退出目录,对其中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职业(工种),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对照意见,结合茶行业茶艺师、评茶员工种的实际情况,我们看不出有多大理由继续保留在职业资格目录中。转而推行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是大势所趋。
技能人才评价的主体,将由职业资格证书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换。伴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不断得以建立和完善。由行业公信力背书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行,主体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结合早前人社部公布的职业技能试点文件,多数都是由央企牵头。以此类推,涉及茶行业的央企理论上同样有这样的资格。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评价,首先是向内对企业职工的认定,其次是面向本单位以外提供认定。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认定。
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中的亮点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结合茶行业,无论是茶艺师,或者是评茶员,不管是既往放在职业资格目录中进行鉴定,或者是将来有可能放在职业技能等级中认定,涉及的面都比较宽泛。仅就茶而言,就会涉及到六大茶类(国标分为七大茶类)。实际上能够精通一类的都不多,对一种茶比较熟悉反而是常见的。这意味着以后有可能出现针对某一种茶的专项能力考核,比如针对普洱茶、安化黑茶、福鼎白茶等等。现实中这个普遍存在,茶商开的茶店往往是某一种茶的专卖店。也符合意见中的规定:可创业、就业的最小技能单元(模块)进行专项能力考核,作为技能人才评价的重要补充。
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不断健全
由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依据职业分类,建立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职业资格评价要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在目前,茶艺师、评茶员工种尚且沿用的是职业资格评价体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组织开展。未来,一旦茶艺师、评茶员工种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将依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体系开展。可以由企业按照规范进行评价,也可以由行业组织评价。专项能力考核认定要依据备案的考核规范组织开展。这个为将来在茶行业开拓新领域做好了政策铺垫。企业评价或专项能力考核做的好的,将会有机会上升为国家标准。
标准开发机制不断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人社部会同行业部门组织制定并颁布。目前茶艺师、评茶员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就是由人社部主导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制定的。茶艺师职业技能新国标已经颁布实施,评茶员职业技能新国标已经公示并等待颁布实施。
技能等级确定趋向合理。意见中给出指导方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一般分为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高级工(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五个等级。但同时给企业赋予自主权限,可以在相应等级内划分层次。或者是在高级技师之上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目前、茶艺师、评茶员工种都是五个等级。未来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有可能在企业会出现特级(茶艺、评茶)技师,或首席(茶艺、评茶)技师。
技能人才评价内容方式不断完善
一是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这种导向应该是大书特书的,是人才评价中最应该坚守的原则。
二是突出分类评价。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组织分类对技能人才评价: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实际操作;知识技能型人才突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复合技能型人才,突出多项技能、多岗位要求。茶艺师、评茶员工种会放在哪一种类型人才中评价呢?
三是创新评价方式。既往人才评价主要是考试(包括理论、实操),还有就是竞赛。近年茶艺师、评茶员工种国家级、省市级竞赛,有很多以赛代考,给获奖选手颁发证书。以后考核、竞赛肯定会普遍存在,但也不排除意见给出的业绩评审、校企合作等方式评价。
加强技能人才评价监督管理
一是实行目录管理。保留职业资格的证书,由国家规定实施机构。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业,向社会开放。目前茶艺师、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规定实施机构,茶艺师由人社部门负责鉴定,评茶员由供销社、人社部门负责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人社部遴选央企牵头,所属子公司等分支机构由所在地省级人社部门监管。其他用人单位由省级人社部门遴选并纳入属地管理。结合茶行业,未来一旦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人社部可以遴选央企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央企分支机构在所在省级人社部门备案后,可以在属地开展茶艺师、评茶员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其他用人单位与央企分支公司规定相同。社会培训评价机构由人社部遴选。
二是规范证书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套成熟的证书颁发体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社部负责规范证书样式、编码规则,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颁发。依规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人才统计和认定的范围,落实人才待遇。结合茶行业,过往人社部门、供销社颁发的茶艺师、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属于有效法律凭证。在近年许多城市人才引进过程中,都兑现了待遇。比如可以落户、可以购买商品房等。即便今后改为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有同样的待遇。
三是完善监督管理措施。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的同时,必定会加强监管。这个特别重要的事项。
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意见中明确原则: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能调整,逐步退出具体认证工作,转向加强质量监督、提供公共服务等工作。这是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中最大的进步。可以预见未来人社部门鉴定中心会退出茶艺师、评茶员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交由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来执行,人社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社会组织、市场机构以及企业、院校都可作为培训评价组织,提供技能评价服务。
作为茶行业的从业人员,从2001~2002年茶艺师、评茶员工种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伊始,笔者即投身于第一线开展鉴定认证工作,至今已近20年时间,可以说是完整的见证了茶艺师、评茶员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的全过程,并很有可能同行业的同仁一道见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退出,迎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推行。
无论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好,或者是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也罢!归根到底,都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下的一种方式,方式或许是在不断的改变,但是究其实质,并无根本的变化。技能人才评价的初心,是为了给社会、行业培养人才一个抓手,从而使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得以提升,进而促进行业的发展,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对于茶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总归是要靠真实掌握的技能来生存和发展的,相较于拥有证书,从业人员更应当看重的是拥有与证书规定相匹配的能力,或者是行业发展需要的真正技能,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才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拥抱新时代的到来,并为此努力奋斗!(图文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