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普洱江湖:普洱茶已迈向歧途,或将走向不归路

  • A+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论道普洱江湖:普洱茶已迈向歧途,或将走向不归路

图为福今2009年六星茶王青饼(点击购买)

所谓是,观普洱茶市如观江湖。上一期,敬请点击《论道普洱江湖:大益“岩韵”起落不定,我看何氏家族“土鸡沱”》一文查阅。

今日,写下这标题时,纵然想起80年代歌星韩宝仪《舞女》一歌。我看如今的普洱茶正是“一步踏错终生错”了。早些年,诸如大多数茶商小贩、收藏界、投资界,甚至的茶文化专家,都在言说普洱茶的各种好,比如普洱茶的品饮价值,普洱茶的收藏价值以及金融价值。

所谓以上这些“价值”,归根到底,都在变相的讲——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价值。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早年诸如福元昌、宋聘号、杨聘号等一些老茶庄,采用普洱茶最正统的工艺制作出来的优质精品,确有“越陈越香”的价值属性。而话又说回来,所谓“越陈越香”,并不是无限制的“越陈越香”,而是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范围内,才具有这种价值属性。

论道普洱江湖:普洱茶已迈向歧途,或将走向不归路

从早些年间普洱茶的产品价值来看,优质的普洱茶在一定的仓储空间里存放,确有“越陈越香”的价值。所谓优质普洱茶,优在“原料、工艺”,以及后期的仓储。这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面,都难造出优质的普洱茶精品来。

再看看,近些年来的普洱茶茶品,大多数茶商小贩子为了谋一时之利,不按普洱茶正统工艺制作加工普洱茶了,而是走捷径。这个“捷径”,比如,在普洱茶原料晒青茶的制作过程中,一是杀青时,采用高温杀青,直接杀青或是破坏了普洱茶茶叶内部的酶的活性物质,这类工艺造出来的“普洱茶”,不过是变态形的“绿茶”;二是,在杀青之后,很多茶商小贩子将已经杀青好的茶青留在杀青锅里,再进行一步“闷黄”工艺,这类工艺造出来的“普洱茶”,不过是变态形的“黄茶”,等等。

现如今的普洱茶茶品,大多数坏在工艺上,很多茶商为了迎合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等,将原来最正统的普洱茶茶品做成了“绿茶”“黄茶”一类的茶叶制品。这类茶商小贩,几乎占尽了普洱茶的大半壁江山。

论道普洱江湖:普洱茶已迈向歧途,或将走向不归路

试问诸位普洱茶茶客,你现在喝的新普洱色生茶口感、滋味、香气如何?是不是香气很高扬,滋味是不是很适口,茶汤中是不是没有青味?再问问叶底,是不是闻到了一股“闷熟”“闷死”的烂叶子味道?对,现如今流通在的普洱茶市场上的茶品,大多数就是这样的。

然而,茶商小贩子还告诉你,多存茶,存钱还不如存茶,存茶能升值呀!如果真是如此,那还等得了让你这几个小钱出手收藏,早就被大资本家一锅端走了,你连味都闻不着。

之所以普洱茶茶品会如此,还是市场乱象所致,还是人心所致,归根到底,还是茶商小贩子被目前短暂的利益熏了心。这好比《少林寺传奇》中“没兄弟”对“哈大人”说的,“良心丢了,是找不回来的。”

论道普洱江湖:普洱茶已迈向歧途,或将走向不归路

再看看某些品牌商,今日招商涌进一批人马,明日又退出了一批人马。其目的很简单,“借力”捞一把块钱,再是,某些品牌商造的茶,真不是什么普洱茶——“绿茶化”的普洱茶,“黄茶化”的普洱茶。也有很大部分茶商小贩涌进来,屯了很大部分茶,慢慢发现,这些茶都不是一些正经茶品,也就退出了。

“人间有千万条路,有一条不归路,被人称为江湖。”进入普洱茶界,也是步入一个诺大的江湖,也是步入一条不归之路。现如今的普洱茶江湖,渐渐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走向了歧途。“越陈越香”已不再有,在普洱茶制作工艺上还算得上正统一些,我只看好版纳易武的部分茶品。(本文系说茶网独家原创稿件,作者:普洱悦泉,图源于说茶优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广告也精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